轉載請注明出處。
太陽能工藝
2014我國光伏產品出口在雙重變化中增長
來源:艾萊光伏網2014-12-29
我要評論(0 )
2014年,對于光伏產業來說,是充滿挑戰一年。365個日日夜夜,光伏業時刻處于變化的風口浪尖,看到變化、分析變化與應對變化成為
2014年,對于光伏產業來說,是充滿挑戰一年。365個日日夜夜,光伏業時刻處于變化的風口浪尖,看到變化、分析變化與應對變化成為今年的主旋律。當前,我國光伏業出口形勢轉好,這是好事,但透過好的一面,我們依然可以看到變化中的另一面,壞的變化即消極的變化。如何看待這些變化?如何辨證地認識我國光伏業出口存在的主要問題?
其實,近年來,我國光伏業業產品出口取得的成績和進步是同自身發展歷史水平相比而言,但是與國際先進企業比較,我們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例如,出口產品結構問題、效益問題、機制問題等等,特別是光伏業產品出口的增長方式還比較粗放。如何認識、解決好這些問題是擴大出口、減輕國內市場壓力,保持2015光伏行業健康發展的重大課題。
2014,我國光伏產品出口在雙重變化中增長
2014即將完美收官,光伏在雙重變化中奮勇向前。今年以來,我國光伏出口在經歷去年的冰凍期后出現復蘇態勢。上半年,我國光伏出口形勢好轉,主要光伏產品出口增勢喜人,硅片、電池、組件等主要光伏產品出口額達82.3億美元,同比增長15.9%。據石家莊海關統計,今年1至10月河北全省出口光伏產品64.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1.2%。10月當月出口6.9億元,同比增長79.2%。當然,河北省只是全國的縮影。預計2014年我國光伏產品出口量為1760萬千瓦,出口總量漸趨平穩,實踐表明,當前,我國的光伏產品及技術裝備在國際市場日益顯示出較強的競爭能力。我國硅片、電池、組件等成為光伏出口新的增長點。絕大部分銷往歐盟市場,日本等亞洲國家及港澳臺地區。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光伏生產和出口大國。我國光伏業正在發揮著自身優勢,以嶄新的面貌走向國際市場。然而,今年以來,我國光伏產品出口形勢出現了微妙的變化,主要是市場方位、出口方向和結構以及外部環境等。以河北省為例,今年1至10月,河北省光伏產品共出口到全世界87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對日本出口27.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倍;對歐盟出口12.5億元,下降38.6%;對美國出口13.9億元,下降9.1%。三者合計占出口總值的83%。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市場超越歐盟、美國,躍居河北省光伏產品出口市場首位。此外,對阿爾及利亞出口5億元,對南非出口2.1億元,對土耳其出口1.4億元。
此外,歐美等一些國家老是拿中國光伏說事,在美國“雙反”終裁發布的前夜(12月5日),加拿大邊境服務署正式啟動了對原產于或自中國進口的太陽能光伏產品的反傾銷、反補貼調查。而早在2012年10月11日,美國公布的“雙反”終裁結果顯示,凡出口到美國的中國光伏產品必須繳納18.32%-249.96%的反傾銷關稅以及繳納14.78%-15.97%的反補貼關稅。不過,中國光伏以“曲線救國”的方式,合理地規避了關稅。企業們紛紛以中國臺灣生產的光伏電池,在國內組裝成組件,再銷往美國。
為了徹底堵死中國光伏的“曲線救國”道路,2014年1月23日,美國商務部決定對中國輸美光伏產品發起二次反傾銷、反補貼調查。與第一次有所不同,此番調查對象將中國臺灣列入在內。今年6月份和7月份,美國商務部分別宣布初步認定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出口到美國的晶體硅光伏產品存在補貼和傾銷行為,初步裁定對中國進口太陽能面板征收26.89%至35.21%的反補貼稅,以及中國大陸產品的傾銷幅度為26.33%至165.04%,中國臺灣產品的傾銷幅度為27.59%至44.18%。盡管如此,業內人士表示,即便通過努力化解了二次‘雙反’,也無法挽回一次‘雙反’已定的敗局”。種種跡象表明,雙反極易引起連鎖反應,導致我們窮于應付,甚至無招架之力。這勢必對我國光伏出口帶來極大地影響,因此,我們必須予以充分重視。
2015年,五大問題制約我國光伏出口
盡管今年以來我國光伏產品出口跳躍平臺整理,出現了向上增長的勢頭。但與國外先進企業相比,我國光伏產品出口在整體技術水平、自主創新開發能力、產品質量、品種、檔次和管理營銷經驗等方面仍然有不小的差距。
當前我國光伏產品出口存在五大問題,將困擾2015年光伏業的出口。
一是光伏出口產品的結構與質量問題。近年來,我國主要出口產品為硅片、電池、組件等,今年以來這些產品出口量迅速增長,其中,硅片和電池等產品出口的比重在不斷加大。我國光伏產品出口遍布世界近百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地居前的國家是日本等國家。河北、浙江、江蘇等省則為中國光伏出口大省,我國出口的光伏產品技術含量與附加值較低,如多晶硅只是初加工深加工的少,導致出口價格受到影響。因此主要是依靠價格取勝,這就給了國外發起雙反調查一個很好的“理由”。
二是效益問題。國內的出口企業中大部分企業采取粗放式競爭,各自為政,靠拼價格、拼數量、拼優惠條件來擴大對外貿易,導致低價競爭,形成出口量上升,經濟效益下降的不利局面。這主要是因為缺乏有效的行業引導和協調,造成產品需求信息不靈,價格上惡性競爭,自相殘殺;這種行業協調性差的問題嚴重影響了企業發展和經濟效益的提高,造成“豐產不豐收”現象。低價競爭也導致了中國光伏出口效益不佳。據海關數據統計,今年1-5月,江西省多晶硅原料進口平均價格上升了1.26倍,遠高于多晶硅成品價格5.43%的上升幅度。而出口平均價格僅為72.42萬美元/噸,雖然中國光伏業面臨的宏觀經濟環境逐步向好的方向發展,但出口等因素導致成本的增加,加之企業全球化的競爭日益加劇,導致微利時代隨之來臨。今后一段時間,對于中國光伏業來說恐怕是微利年景。預期今后光伏業生產與出口成本將上升,效益增幅會有所下降。還有我國光伏產品的出口渠道一般都控制在外商手中,外商把產品的價格壓得很低,所有這些是目前光伏出口企業經濟效益低下的根本原因。
三是品牌與標準問題。一方面,從中國光伏出口產品看,一部分光伏產品出口需要轉道臺灣等地區,臺灣省和歐盟為主要市場。以江西多晶硅為例,2014年1-5月對臺灣省出口209噸,對歐盟出口201噸,通過中間商出口到歐盟的較多,利潤被中間商扒去了不少。還有一些產品相對來說沒有自己的品牌,附加值低,競爭力不強,有的產品更多是在“貼牌”銷售。由于缺乏品牌,國內進口產品與出口產品的價格差一直很大。出口的整體價格始終維持在接近成本的水平上,而中國品牌價值帶來的利潤則大量流失。另一方面,我國光伏產品標準的制定和修訂還適應不了國際市場競爭的需要。特別在產品技術標準、產品檢驗評定、質量和環境管理體系等方面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既存在著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接軌的差距,也存在著新開發的新產品的標準制定與修訂跟不上實際需要,有些產品雖然有標準,但與國際標準不相適應而影響了產品的使用。
四是機制問題。目前,已有相當多的光伏企業加入了出口的行列,但市場應變能力低,新產品開發、深加工、資產兼并重組、新的增長點的培育都進展遲緩,從經營機制到管理制度對市場的適應程度低。如何面向國際市場轉變企業經營機制,使企業成為市場競爭主體是走出國門的必備條件。(1)企業優勝劣汰的機制還未很好的建立。引入競爭機制,就是使企業自立于市場,使優勢企業能夠在競爭中發展壯大(2)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特別是在制定與現代企業制度和國際市場競爭相適應的經營者考核、獎懲和任免制度,勞動用工制度以及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方面急待完善和改進。(3)技術創新。我國光伏企業要不斷發展和增進效益,必須瞄準國際市場的需求,不斷推進技術進步和創新。如多晶硅技術要盡快打破發達國家的技術和市場壟斷,大力開展自主知識產權基礎研究,提高多晶硅原料的自給率。近年來,情況有了明顯改變,但并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此外缺乏熟悉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和了解國際市場行情的外貿人才,很多企業缺乏專業的國際營銷人員,對國際上的一些市場需求狀況、價格行情等信息,對國外制度、進出口政策等情況缺乏了解等等。
五是壁壘問題,近年來國外反傾銷問題較為突出,影響我國光伏出口的新型貿易壁壘逐步增多,我國光伏先后被歐盟、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加拿大等國家提出雙反。此外,有個別企業以次充好,給中國光伏產品造成低價劣質的印象。
當前,“朝新的方向前進就會發現新的奶酪”已成為光伏企業共識,光伏企業在做好國內市場發掘的同時,紛紛把目光投向國外市場。我們的奶酪在哪里?揚長避短,擴大出口,提高效益,把眾多的奶酪送進自己的嘴里!但絕不是一句口號就能夠實現的,關鍵是找出問題,分析潛力!因此,必須針對出口存在問題,采取有效措施,挖掘出口潛力,以科學的態度和措施來應對變化,應對雙反,切實改善出口環境。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