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綱
一、非晶硅薄膜太陽能電池結構、制造技術簡介
二、非晶硅太陽能電池制造工藝
三、非晶硅電池封裝工藝
一、
1、電池結構
分為:單結、雙結、三結
2、制造技術
三種類型:
①單室,多片玻璃襯底制造技術
該技術主要以美國Chronar、APS、EPV公司為代表
②多室,雙片(或多片)玻璃襯底制造技
該技術主要以日本KANEKA公司為代表
③卷繞柔性襯底制造技術(襯底:不銹鋼、聚酰亞胺)
該技術主要以美國Uni-Solar公司為代表
所謂“單室,多片玻璃襯底制造技術”就是指在一個真空室內,完成P、I、N三層非晶硅的沉積方法。作為工業生產的設備,重 點考慮生產效率問題,因此,工業生產用的“單室,多片玻璃襯底制造技術”的非晶硅沉積,其配置可以由X個真空室組成(X為≥1的正整數),每個真空室可以 放Y個沉積夾具(Y為≥1的正整數),例如:
•1986年哈爾濱哈克公司、1988年深圳宇康公司從美國Chronar公司引進的內聯式非 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線中非晶硅沉積用6個真空室,每個真空室裝1個分立夾具,每1個分立夾具裝4片基片,即生產線一批次沉積6×1×4=24片基片,每片 基片面積305mm×915mm。
•1990年美國APS公司生產線非晶硅沉積用1個真空室,該沉積室可裝1個集成夾具,該集成夾具可裝48片基片,即生產線一批次沉積1×48=48片基片,每片基片面積760mm×1520mm。
•本世紀初我國天津津能公司、泰國曼谷太陽公司(BangKok Solar Corp)、泰國光伏公司(Thai Photovoltaic Ltd)、分別引進美國EPV技術生產線,非晶硅沉積也是1個真空室,真空室可裝1個集成夾具,集成夾具可裝48片基片,即生產線一批次沉積 1×48=48片基片,每片基片面積635mm×1250mm。
•國內有許多國產化設備的生產廠家,每條生產線非晶硅沉積有只用1個真空室,真空室可裝2個沉 積夾具,或3個沉積夾具,或4個沉積夾具;也有每條生產線非晶硅沉積有2個真空室或3個真空室,而每個真空室可裝2個沉積夾具,或3個沉積夾具。總之目前 國內主要非晶硅電池生產線不管是進口還是國產均主要是用單室,多片玻璃襯底制造技術,下面就該技術的生產制造工藝作簡單介紹。
二、
1、
下圖是以美國Chronar公司技術為代表的內聯式單結非晶硅電池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1、內聯式單結非晶硅電池內部結構示意圖

生產制造工藝流程:
SnO2導電玻璃-SnO2膜切割-清洗-預熱-a-Si沉積(PIN)-冷卻-a-Si切割-掩膜鍍鋁-測試1-老化-測試2-UV保護層-封裝-成品測試-分類包裝
下圖是以美國EPV公司技術為代表的內聯式雙結非晶硅電池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2、內聯式雙結非晶硅電池內部結構示意圖

它的生產制造工藝流程為:
SnO2導電玻璃-SnO2膜切割-清洗-預熱-a-Si沉積(PIN/PIN)-冷卻-a-Si切割-濺射鍍鋁-Al切割-測試1-老化-測試2-封裝-成品測試-分類包裝
2、
⑴SnO2透明導電玻璃(或AZO透明導電玻璃)
規格尺寸:305 mm×915 mm×3 mm、635 mm×1245 mm×3 等
•要求:方塊電阻:6~8Ω/□、8~10Ω/□、10~12Ω/□、12~14Ω/□、14~16Ω/□等透過率:≥80%膜牢固、平整,玻璃4個角、8個棱磨光(目的是減少玻璃應力以及防止操作人員受傷)
⑵紅激光刻劃SnO2膜
根據生產線預定的線距,用紅激光(波長1064nm)將SnO2導電膜刻劃成相互獨立的部分,目的是將整板分為若干塊,作為若干個單體電池的電極。
•激光刻劃時SnO2導電膜朝上(也可朝下)
•線距:單結電池一般是10mm或5mm,雙結電池一般20mm
•刻線要求:
絕緣電阻≥2MΩ
線寬(光斑直經)<100um
線速>500mm/S
⑶清洗
將刻劃好的SnO2導電玻璃進行自動清洗,確保SnO2導電膜的潔凈。
⑷裝基片
將清洗潔凈的SnO2透明導電玻璃裝入“沉積夾具”
基片數量:對于美國Chronar公司技術,每個沉積夾具裝4片305 mm×915 mm×3 mm的基片,每批次(爐)產出6×4=24片
對于美國EPV技術,每個沉積夾具裝48片635 mm×1245 mm×3 mm的基片,即每批次(爐)產出1×48=48片
⑸基片預熱
將SnO2導電玻璃裝入夾具后推入烘爐進行預熱。
⑹a-Si沉積
基本預熱后將其轉移入PECVD沉積爐,進行PIN(或PIN/PIN)沉積。
•根據生產工藝要求控制:沉積爐真空度,沉積溫度,各種工作氣體流量,沉積壓力,沉積時間,射頻電源放電功率等工藝參數,確保非晶硅薄膜沉積質量。
沉積P、I、N層的工作氣體P層:硅烷(SiH4)、硼烷(B2H6)、甲烷(CH4)、高純氬(Ar)、高純氫(H2)I層:硅烷(SiH4)、高純氫(H2)N層:硅烷(SiH4)、磷烷(PH3)、高純氬(Ar)、高純氫(H2)
•各種工作氣體配比有兩種方法:第一種:P型混合氣體,N型混合氣體由國內專業特種氣體廠家配制提供。第二種:PECVD系統在線根據工藝要求調節各種氣體流量配制。
⑺冷卻
a-
⑻綠激光刻劃a-Si膜
根據生產預定的線寬以及與SnO2切割線的線間距,用綠激光(波長532nm)將a-Si膜刻劃穿,目的是讓背電極(金屬鋁)通過與前電極(SnO2導電膜)相聯接,實現整板由若干個單體電池內部串聯而成。#p#分頁標題#e#
激光刻劃時a-Si膜朝下刻劃要求:
線寬(光斑直經)<100um與SnO2刻劃線的線距<100um
直線度線速>500mm/S
⑼鍍鋁
鍍鋁的目的是形成電池的背電極,它既是各單體電池的負極,又是各子電池串聯的導電通道,它還能反射透過a-Si膜層的部分光線,以增加太陽能電池對光的吸收。
•鍍鋁有2種方法:一是蒸發鍍鋁:工藝簡單,設備投入小,運行成本低,但膜層均勻性差,牢固度不好,掩膜效果難保證,操作多耗人工,僅適用小面積鍍鋁。二是磁控濺射鍍鋁:膜層均勻性好,牢固,質量保證,適應小面積鍍鋁,更適應大面積鍍鋁,但設備投資大,運行成本稍高。
•每節電池鋁膜分隔有2種方法:一是掩膜法:僅適用于小面積蒸發鍍鋁二是綠激光刻劃法:既適用于磁控濺射鍍鋁,也適用于蒸發鍍鋁。
⑽綠激光刻鋁
(掩膜蒸發鍍鋁,沒有該工序)對于蒸發鍍鋁,以及磁控鍍鋁要根據預定的線寬以及與a-Si切割線的線間距,用綠激光(波長532nm)將鋁膜刻劃成相互獨立的部分,目的是將整個鋁膜分成若干個單體電池的背電極,進而實現整板若干個電池的內部串聯。
•激光刻劃時鋁膜朝下
•刻劃要求:線寬(光斑直經)<100um 與a-Si刻劃線的線距<100um
直線度線速>500mm/S
⑾IV測試:
通過上述各道工序,非晶硅電池芯板已形成,需進行IV測試,以獲得電池板的各個性能參數,通過對各參數的分析,來判斷莫道工序是否出現問題,便于提高電池的質量。
⑿熱老化:
將經IV測試合格的電池芯板置于熱老化爐內,進行110℃/12h熱老化,熱老化的目的是使鋁膜與非晶硅層結合得更加緊密,減小串聯電阻,消除由于工作溫度高所引起的電性能熱衰減現象。
三、
薄膜非晶硅電池的封裝方法多種多樣,如何選擇,是要根據其使用的區域,場合和具體要求而確定。不同的封裝方法,其封裝材料、制造工藝是不同的,相應的制造成本和售價也不同。下面介紹目前幾種封裝方法:
1、
適用:電池芯板儲存制造工藝流程:電池芯板→覆涂UV膠→紫外光固→分類儲存
2、
適用:小型太陽能應用產品,且應用產品上有對太陽能電池板進行密封保護,如風帽、收音機、草坪燈、庭院燈、工藝品、水泵、充電器、小型電源等
制造工藝流程:
電池芯板→貼PVC膜→切割→邊緣處理→焊線→焊點保護→檢測→包裝
(注:邊緣處理目的是防止短路,邊緣處理的方法有化學腐蝕法、激光刻劃法等)
3、
⑴電池/PVC膜
適用:一般太陽能應用產品,如應急燈,要求不高的小型戶用電源(幾十瓦以下)等
制造工藝流程:
電池芯板(或芯板切割→邊緣處理)→貼PVC膜→焊線→焊點保護→檢測→裝邊框(電池四周加套防震橡膠)→裝插座→檢測→包裝
該方法制造的組件特點:制造工藝簡單、成本低,但防水性、防腐性、可靠性差。
⑵電池/EVA/PET(或TPT)
適用:一般太陽能應用產品,如應急燈,戶用發電系統等制造工藝流程:電池芯板(或芯板切割→邊緣處理)→焊涂錫帶→檢測 →EVA/PET層壓→檢測→裝邊框(邊框四周注電子硅膠)→裝接線盒(或裝插頭)→連接線夾→檢測→包裝該方法制造的組件特點:防水性、防腐性、可靠性 好,成本高。
⑶電池/EVA/普通玻璃
適用:發電系統等
制造工藝流程:
電池芯板→電池四周噴砂或激光處理(10mm)→超聲焊接→檢測→層壓(電池/EVA/經鉆孔的普通玻璃)→裝邊框(或不裝框)→裝接線盒→連接線夾→檢測→包裝
該方法制造的組件特點:防水性、防腐性、可靠性好,成本高。
⑷鋼化玻璃/EVA/電池/EVA/普通玻璃
適用:光伏發電站等
制造工藝流程:
電池芯板→電池四周噴砂或激光處理(10mm)→超聲焊接→檢測→層壓(鋼化玻璃/EVA/電池/EVA/經鉆孔的普通玻璃)→裝邊框(或不裝框)→裝接線盒→連接線夾→檢測→包裝
該方法制造的組件特點:穩定性和可靠性好,具有抗冰雹、抗臺風、抗水汽滲入、耐腐蝕、不漏電等優點,但造價高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