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從1947年推出以來,一度被稱為“小鋼炮”。高爾夫它是大眾旗下生產最多的車,也是銷量最好的,目前,從第1代到現在的第7代,他已經經歷了7代的更新與變化,在此期間他經歷了多少坎坷和歷練?如今它的品質在人們心中已經根深蒂固。
高爾夫之所以如此受大眾歡迎,除了充滿時代感的構型設計,最主要的原因是高爾夫車強大的焊接工藝。
據澎湃新聞報道:今年,在上海中環線高架,一輛從后方高速沖上來的黑色轎車突然失控,竟然發生漂移,撞擊左側的一輛白色大眾高爾夫轎車,導致白色大眾高爾夫轎車輛直接翻下高架墜落。
據了解,白色轎車(大眾高爾夫)墜落在了綠化帶上,車輛已嚴重變形,損毀嚴重。該段高架離地約10米高。墜落車輛駕駛員是一名30多歲的男性,經醫院初步診斷,男子的內臟器官未有損傷,只是受了皮外傷。那么是什么讓高爾夫車主能夠在10米高墜落而只是受皮外傷呢?是運氣?顯然不全是,最主要的原因是高爾夫車強大的焊接工藝,它的底盤防護以及完美的激光焊接工藝等,讓我們刮目相看。
激光焊接技術最早應用于軍事方面的坦克制造領域,當時的激光焊接技術雖然能提供遠遠高于傳統焊接技術的焊接強度,但是其焊接成本也是只有一國之力可以負擔的。后來,隨著激光焊接技術的改進,以車身制造硬技術擅長的大眾集團便把曾經在軍事領域一枝獨秀的激光焊接技術在20世紀90年代應用到了汽車焊接領域。
該技術可以縮短每道工序的時間,以及將受熱導致的鋼板扭曲降至最小,而且還可通過減小鋼板凸緣來減輕重量。此外,采用這一焊接技術后,高爾夫的側車架組裝工廠的面積減小了50%,而地板組裝工廠的面積則減小了33%。
激光焊接和傳統點焊方式的巨大差別,兩者對比,很明顯激光焊接的牢固程度要比電焊高得多。
當我們注意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時,會發現有些車子的頂蓋上會有兩條不雅的橡膠帶,而有的車子的頂蓋卻像是一塊平整的鋼板,優美流暢一氣呵成,看起來特別美觀。然而,除了美觀之外,這樣的車型也許在關鍵時刻能最大限度地保護乘客的安全。形成這一切的原因就在于激光焊接。
激光焊接運用于汽車可以降低車身重量、提高車身的裝配精度、增加車身的剛度。目前的汽車工業中,激光技術主要用于車身焊接和零件焊接。激光焊接主要用于車身框架結構的焊接,例如頂蓋與側面車身的焊接。用激光焊接技術,工件連接之間的接合面寬度可以減少,既降低了板材使用量也提高了車體的剛度,極大提高了安全性。激光焊接零部件,零件焊接部位幾乎沒有變形,焊接速度快,而且不需要焊后熱處理,常用于變速器齒輪、氣門挺桿、車門鉸鏈等。
當然,這不是一汽大眾這樣做,使用激光焊接技術,其實在:寶馬、奧迪、奔馳、保時捷等等一些豪車上基本都采用激光焊接技術,但只是德國大眾在中低端車型里面采用了。一汽大眾全系都采用了激光焊接技術,從全新捷達到新CC,激光焊接技術全面覆蓋。
過激光焊接的大范圍運用不僅可以提示汽車美觀度、提高生產效率,同時也可以有效提升整車剛度,進而提高汽車的安全性。隨著技術的進步,激光焊接已經不再是某些合資品牌“神車”的專屬?;诋a品質量提升的考慮,激光焊接技術將逐步走向全面的市場應用中去。總結一點,就是激光焊接技術,加強了車輛的安全系數,使得車身更加的穩定,最大限度的保證乘客的安全。且越來越受汽車生產廠家的歡迎。
目前汽車使用的白車身頂蓋激光釬焊技術已經日趨完美,開始推廣到其下轄的新車型的開發中。逐步使用穩定、高效、成熟的焊接技術研發已經成為提高汽車質量的秘籍。
來源:激光制造網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