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嶺三路旁,5000平方米生產車間內,“嗒嗒嗒”的焊接聲不斷,一臺激光裝備上的國產飛行焊接頭在車門上空50余厘米處,連續射出激光,僅幾秒鐘便焊接完成。 “傳統焊接中,焊接頭緊貼產品焊接,抬起落下造成空運行時間。而飛行焊采用連續焊接技術,效率提高50%。”武漢新耐視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新耐視”)工作人員介紹。 新耐視工作人員正在測試飛行焊接頭 目前,該產品已在寧德時代、比亞迪、東風汽車等企業的新能源汽車產線使用,成本相比國外產品降低20%。 前不久,新耐視獲評“2024年度光谷瞪羚高價值十強企業”。公司創始人李斌表示:“專注生產焊接頭等國產核心零部件,正體現了我們的價值。這些零部件雖看起來不起眼,卻是激光焊接‘瓷器活’中必備的‘金剛鉆’。” 李斌介紹,零部件是激光產線中的基礎產品,是大企業的非重點業務。許多國內企業建產線、造裝備會從國外供應商采購零部件。 2017年,曾在激光裝備制造企業擔任高管的李斌決定成立新耐視,面向新能源汽車領域自主研發激光裝備核心零部件,從源頭實現技術的自主可控。 新耐視工作人員正在組裝焊接NewFA3送絲釬熔焊接頭 光有焊接頭還不夠,給焊接頭裝“智慧眼睛”,才能高效焊接。 為此,新耐視自主研發NewOCT(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激光熔深檢測系統,與各類焊接頭“合作”,實現邊焊接邊檢測。 李斌解釋:“該系統能實時測量焊縫深度,發現虛焊立即‘通知’焊接頭補焊,檢測精度達0.1毫米、準確率100%。” 近期,新耐視憑借NewOCT檢測系統等產品,參與的《新能源汽車關鍵構件高質高效激光焊接技術與成套裝備》項目獲2024年度“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目前,新耐視已研發出智能激光焊接單元核心器件、激光焊接子系統等系列零部件,涵蓋新能源電池焊接、車身焊接等多個環節。公司被評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新耐視生產車間 光谷是中國最大的激光設備制造基地之一,在激光產業領域,聚集航天三江激光院、銳晶激光、睿芯光纖等一批企業。 李斌說:“在光谷,3分鐘就能找到激光產業鏈上企業和相關人才。未來,我們將保持方向感和定力,立足光谷做好自己的‘金剛鉆’。”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