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人社部能力司將“增材制造設備操作員”擬定為新職業,跨出了從以往政策支持學校培養到職業認可的重要一步。2022年6月14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了最新職業信息公告,「增材制造工程技術人員」等18個新職業信息作為第一批向社會進行公示。
人社部同時給出了增材制造工程技術人員的定義及其主要工作任務。定義:
從事增材制造技術、裝備、產品研發、設計并指導應用的工程技術人員。
主要工作任務:
1.運用數字化逐層堆積原理,研究開發增材制造技術與方法;
2.運用增材制造的復雜結構制造能力,設計產品結構;
3.研發增材制造專用成型頭、檢測與監控核心功能部件等;
4.設計、集成增材制造裝備,進行可靠性測試;
5.研發增材制造分層切片、路徑優化、工藝仿真和過程控制等工藝軟件;
6.研發產品的增材制造工藝,指導產品生產制造;
7.檢測、評估增材制造產品質量;
8.制訂增材制造材料、裝備、工藝、應用標準和規范。
公告指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有關規定,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推行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的意見》提出的“緊跟新技術、新職業發展變化,建立職業分類動態調整機制,加快職業標準開發工作”要求,我們積極推動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修訂工作,面向社會持續公開征集新職業信息。經專家評估論證、書面征求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意見等程序,擬發布機器人工程技術人員等18個新職業信息。一是在數字經濟發展中催生的數字職業。數字經濟正在推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產生深刻變革。此次公示的“機器人工程技術人員”“數據安全工程技術人員”“數字化解決方案設計師”“數據庫運行管理員”“商務數據分析師”“農業數字化技術員”等職業,均是以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個基本視角進行界定的。對數字職業進行標注,是我國職業分類工作的重要創新,對推動數字經濟、數字技術的發展以及提升全民數字素養具有重要意義。二是在碳達峰、碳中和的發展目標要求下涌現的綠色職業。碳達峰、碳中和是實現經濟社會更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必要路徑,正在悄然改變能源與經濟結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碳匯計量評估師”“綜合能源服務員”等新職業應運而生。三是在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和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孕育的新職業。隨著基層一線從事退役軍人政策咨詢、信訪接待、權益保障、安置服務、就業創業扶持等事務人員增多,“退役軍人事務員”這一新職業得以提出。隨著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出臺實施和“雙減”等政策的推行,確立從事家庭教育和研學旅行指導人員的職業屬性、界定職業工作任務等顯得很有必要。基于此,專家和有關部門提出了“家庭教育指導師”“研學旅行指導師”2個新職業。為了滿足廣大旅游消費者個性化需求的民宿行業蓬勃發展,短短幾年便實現由“0”到“百萬”級規模跨越的“民宿管家”得以設立為職業。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如火如荼地開展和城市軌道交通設施的不斷投入運營,對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從業人才的需求量已達數十萬人,事關廣大城市居民出行安全的“城市軌道交通檢修工”這一職業的確立,將為服務人民美好生活、促進共同富裕提供堅實保障。“機器人工程技術人員”“增材制造工程技術人員”“數據安全工程技術人員”“數字化解決方案設計師”“數據庫運行管理員”“信息系統適配驗證師”“數字孿生應用技術員”“商務數據分析師”“農業數字化技術員”等職業,均是參照《數字經濟及其核心產業統計分類(2021)》,以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個基本視角,圍繞數字語言表達、數字信息傳輸、數字內容生產三個維度,以及工具、環境、目標、內容、過程、產出等六項指標進行界定的。對數字職業進行標注,是我國職業分類工作的重要創新,對推動數字經濟、數字技術的發展以及提升全民數字素養具有重要意義。職業分類作為制定職業標準的依據,是開展職業教育培訓和人才評價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此次,這些新職業信息的公示發布,對于增強從業人員的社會認同度、促進就業創業、引領職業教育培訓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等,都具有重要意義。下一步,新職業信息經公示征求意見、修改完善后,將被正式納入新版大典。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將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制定新職業標準,同時面向社會廣泛征集新職業標準或評價規范。指導培訓機構依據國家職業標準開展培訓。同時,積極穩妥推行社會化評價,由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備案的用人單位和社會組織開展評價活動。對評價認定合格的人員,由評價機構按照有關規定頒發證書。獲證人員信息納入人才統計范圍,獲證人員按規定享受職業培訓補貼、職業技能鑒定補貼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