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0年后,由于國家的一系列的扶持項目以及改善能源結構的需要,集中式光伏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而作為我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2009年到2010年光伏行業可以說是高速發展欣欣向榮。也是因為它急劇的發展,讓不少投資者紛紛進入市場想要分得一杯羹,因此涌入了眾多新興的光伏企業。2012年,美國和歐盟針對我國光伏企業所出臺的政策,導致光伏產業的出口受到了重大影響,許多企業因此而倒閉,光伏產業也由開始將重心轉移到國內市場。但在這期間,我國的政府為了支持國內光伏企業的發展,也出臺了相關的規定。國務院也在2013年發布了《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確定并規范了電價結算、滿發滿收等問題,并開啟了光伏度電的補貼時代。因為政府的支持,光伏市場又開始了緩慢的回升,并且有了之后的快速發展。
快速發展之后緊接著面臨的就是產量過剩的問題。前幾年由于多晶硅的利潤高昂,眾多企業和投資者一哄而上,從而導致產能擴張太快。而此后,歐洲對于光伏的需求量卻急劇下降,光伏組件的跌幅更是超過50%!因此,高速發展的光伏產業迅速進入“凜冬”。2018年的“518”新政,更是讓不少光伏企業積攢的眾多問題全部爆發,整個行業也遭到了大洗牌。這些問題加快了國內不少光伏企業的消亡,據統計,截止到今年,我國已經注銷的光伏企業已有2744家,平均每家企業只存活了2年多!
經歷了這些打擊后,不少人都認為光伏企業似乎會因此一蹶不振。但是目前看來,經歷過洗禮的光伏產業,似乎又有了新的上升發展趨勢。之前所遭遇一系列打擊后,雖然淘汰了許多中小型企業,但同時也有不少優秀的企業改變戰略重獲新生。這么看來,光伏產業的前景還是值得期待的。那么在經歷了這么多驚心動魄的變故后,未來的光伏產業發展如何呢?
就目前看來,國家政府和地方部門對待光伏市場的態度開始有所好轉。現在由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主要負責管理我國光伏電站建設的指標,2018年的指標為10GW,目前已經建設完成,現在業內達成的共識也是2019年還會有指標下發,所以大家也十分關注2019年的指標下發情況,唯一確定不變的就是補貼價格持續下調了。但是對于經過了半年無補貼模式的摸索,光伏市場也可能會因此迎來新一輪的發展。
有所好轉的苗頭出現后,不少投資者對于未來光伏市場的發展都十分感興趣。就現在國內市場來說,目前,光伏發電的發展似乎正處于一個轉折點,政府補貼的下調也讓企業降低了對于補貼的依賴,這些相關因素也會影響到光伏發電往平價的方向去發展。而之前光伏行業的融資困難等問題,也因為現在存活下來的企業大多是信用等級較高比較有實力的公司,這種公司更容易從銀行拿到貸款用于投資,所以融資的問題相對來說也較少。
光伏行業不僅僅是投資者們用來賺錢的事業,也是一個真正對社會發展有益的事情。在我國不可再生資源緊縮的情況下,光伏產業作為新能源的一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因煤炭而產生的其他污染,對保護環境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環保方面,我國現在人口眾多,電力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光伏產業的主要用途就是電力方面了,從這點來說的話,光伏發電的市場無疑是開闊的。雖然我國目前光伏產業的技術還不夠成熟和完善,但是對于從事光伏事業的企業來說,國家的支持以及市場的廣闊,都將會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種種條件看來,未來光伏產業的發展前景恐怕也是不必多言了吧。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