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電子決定提前興建南韓華城的18號線,提高競爭力搶單。
據韓媒報導,三星華城廠的18號線原定明年動工,如今三星決定提前至今年11月破土。18號線的建筑面積為40536平方公尺,總樓面面積為298114平方公尺。投資金額為6兆韓圜(54億美元),預定2019年下半完工,生產存儲器以外的半導體產品。
華城廠為綜合晶圓廠,生產DRAM、3D NAND flash、系統半導體等。18線將裝設數十臺先進晶圓代工所需的極紫外光(EUV)微影機臺。三星提前施工,顯示該公司有意強化晶圓代工競爭力。三星今年把晶圓代工部門獨立出來,大舉投資,并放話搶市。
據報導,南韓三星電子副社長、擔任5月份新設立的晶圓代工事業部負責人的E.S.Jung 24日接受專訪時表示,除了大型企業之外、也將搶攻中小型客戶,目標在5年以內將晶圓代工市場份額擴增至現行的3倍、提高至25%的水準。Jung指出,“希望能成為晶圓代工市場上強大的第2把交椅”。
據韓聯社報導,三星晶圓代工共有三個廠區,S1廠在南韓器興(Giheung)、S2廠在美國德州奧斯汀、S3在南韓華城(Hwaseong)。S3預定今年底啟用,將生產7、8、10納米制程晶圓。
去年底數據顯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是臺積電、聯電排名第二、美國格羅方德(Global Foundry)名列第三、三星電子雖是小四,但是正急起直追。IHS Market數據顯示,2016年三星晶圓代工營收為45.18億美元,較2015年大增78.6%。
韓媒報導,6月三星電子將斥資10億美元投資德州奧斯汀廠,該廠房負責制造用于移動設備的系統單芯片(SoC)等。PhoneArena消息顯示,奧斯汀廠是蘋果A系列處理器的重要生產基地。
三星同時公布了晶圓代工的發展路徑,當前主力為第二代10納米FinFET,今年準備進一步研發8納米,2018年進入7納米,2020年轉入4納米。據傳三星將跳級研發6納米制程,預定2019年量產。
半導體業界透露,三星提前動土,也要用最先進的設備,切入7nm以下制程,全力搶食邏輯芯片代工訂單,而且目標直指臺積電大客戶蘋果的下世代A12處理器。
消息指出,三星可能挾掌握全球超過九成以上OLED面板產能的優勢,逼迫蘋果調整代工策略,將A12部分訂單交給三星,但這部分未獲三星高層證實。 三星將晶圓代工成立事業部后,曾宣示要在五年內將晶圓代工市占率擴增至現行的三倍,提高至25%的水平。
產業分析師指出,目前臺積電7nm制程至少已有12個移動設備產品設計定案,還有從三星搶回來的高通訂單,在7nm戰役至少還領先三星一至二年以上。
臺積電為回擊三星在7nm全數導入極紫外光(EUV)作為曝光利器,也決定在7nm強化版提供EUV解決方案,鞏固客戶。這項制程并訂2019年下半年量產,和三星進度相近。
此外,臺積電在5nm制程將全數導入EUV,目前5nm生產重鎮規劃在南科,相關建廠作業已經展開,預定2020年量產。
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說過,對競爭對手英特爾與三星,一直列為雷達上的勁敵。因此,內部高度警戒,絕不讓三星有任何見縫插針的機會,尤其防止機密外泄比以前更嚴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