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在线免费视频,中文字幕 欧美极品 在线 一区,男男白嫩小受h视频,91在线综合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能源環境新聞

分布式光伏融資難痼疾 如何實現財務凈退出?

星之球科技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2017-01-06 我要評論(0 )   

未來新能源行業的競爭將從資源轉向技術,要尊重對客戶體驗的提高和改變,分布式才是未來趨勢。

“以2015年為臨界點,中國進入了能源供給長期過剩的轉折點,并且是長期趨勢。”日前,招商證券董事、首席分析師游家訓在“2016分布式光伏項目退出機制及資產證券化高端峰會”上表示,“未來新能源行業的競爭將從資源轉向技術,要尊重對客戶體驗的提高和改變,分布式才是未來趨勢。”
經過2015、2016年的市場崎嶇,分布式光伏在政策推動下進入新的發展期,業內也將2017年的投資寄予厚望。
2016年底,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2020年光伏裝機容量不少于105GW,其中分布式光伏60GW以上。根據國家能源局之前公布的數據,截至2015年底,我國光伏裝機規模達到43.18GW,分布式光伏只有6.06GW,接下來分布式光伏的步子將加快。SOLARZOOM光伏億家的副總裁馬戈崴表示:“從國際比較和國內政策方向看,分布式光伏一定是中國光伏產業的未來趨勢。”
但分布式光伏的“融資難、變現難”痼疾、如何實現財務“凈退出”等仍是擺在光伏人面前的難題。
 
持續痛點
國際能源署(IEA)曾在2014年預測,全球光伏電站累計安裝容量將在2030年達到1721GW(中國634GW),GAGR(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6%;在2050年達到4674GW(中國1738GW),GAGR達到10%;2050年光伏發電量占全球發電量比重達到16%。
能源轉型進入新階段。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理事余春平認為,世界能源轉型已進入以可再生能源為核心的發展階段。“中國能源轉型把國外的一次、二次轉型合并成了一次,即從煤炭到天然氣或石油、從石油到可再生能源的轉型一次完成。歐洲目前29%為可再生能源。”
“十三五”電力發展目標中,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從12%上升到15%,同時氣電發展規模增加,強調調峰與分布式。余春平強調:“政策規劃更加傾向于分布式發展,全面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但分布式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
“分布式光伏的核心痛點一是優質的用電企業難以撬動,二是金融機構的資金也不好撬動。”馬戈崴表示,“從2013年開始到現在,仍然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核心在于分布式光伏屋頂的主體屬性。”
分布式光伏的主體分為屋頂業主、投資商和銀行,各有擔憂。業主擔心投資商是否能保持25年的持續經營能力;投資商擔心屋頂下用電企業的用電量;銀行擔心屋頂上下方的企業風險。
除此之外,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孟憲淦認為,分布式光伏屋頂痛點還有“產權不夠清晰、建筑屋頂難找、上網電價低而成本高、并網難度大。”收益穩定性差進一步導致光伏企業及個人發展屋頂分布式光伏的積極性,融資難、融資渠道匱乏導致投資主體以及個人面臨資金壓力大。
由于自發自用分布式光伏更加依賴用電主體的資質、相關各方存在不信任、缺乏行業共同認可的標準體系、相對集中式電站規模小,太過分散、生命周期長達25年,運營周期過長等問題,導致在發電側和用電側的信息不對等,嚴重影響了規模化發展。
在以金融機構為代表的電站資本方看來,由于還款源來自于用電主體,在風險評估中不得不引入對該主體的評估,這是分布式光伏資產證券化的最大難點。
 
資產證券化出路
“出路是要解決用電企業的主體問題。”馬戈崴認為,需要找出用電企業的主體優質、財務報告健康的項目,“引入互聯網+平臺模式,讓資金實力最強大的金融機構作為項目的終極兜底方,并提供金融機構和屋頂企業認可的分布式光伏體系。”
從資產端的發展來看,需要可循環、可持續性的融資途徑,這涉及到“分布式光伏的項目退出機制”,即分布式光伏項目的出售和融資。按馬戈崴的說法,“通過分布式光伏的標準化體系,從一個非標準化、流動性較差、不被社會認可的實體資產,變成一個由金融機構、用電企業、大眾認可的可分拆的金融資產。”
“銀行融資、金融租賃、融資租賃,目前在分布式的前端、開發期和建設期較為常用。”協鑫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劉倩認為,“隨著標準化的制定、質量和風險的可控,希望越來越多銀行給分布式提供前期融資。”
從國外經驗看,資產證券化的最終方向是實現“真實出售”。通過法律風險與原始權益人互相隔離的特殊目的實體(SPV)實現資產的“出表”,這意味著實體資產及實體企業的融資真正實現了“去主體化”,實體資產從一種“難以變現、分割、流通的專有資產”變成了“可變現、可分割、可流通的通用資產”。
為解決分布式光伏項目從融資到財務“退出”,招商銀行產業基金試水資產證券化破冰。通過與分布式光伏專業化平臺光伏億家進行合作,推出“互聯網+”平臺模式,其負責人成佳俊表示,每一個進入該領域的托底方都將在一套科學而嚴謹的標準化體系鑒證下完成對項目的開發、承建及運營,可降低托底方的風險,從資本端打通分布式光伏模式創新。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光伏產業發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