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研究公司CONTEXT剛剛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盡管過去一年里3D打印行業的兩大巨頭3D Systems和Stratasys命運多蹇,但是從1989年至2015年年中,全球3D打印機的發貨量已經超過50萬臺,而預計到2017年將達到100萬臺(需要提醒的是,這里是歷年累計的數字,而非一年的數量)。對于全世界的3D打印機制造商、分銷商和用戶來說,超過50萬臺3D打印機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盡管最近行業震蕩,不過市場已經準備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另外這一報告也使我們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3D打印行業本身的歷史。快速成型或者增材制造行業始于上世紀80年代,當時的市場里只有專業級或者工業級的系統,平均售價超過10萬美元,這顯然不是主流消費者所能夠考慮的,因此其市場規模一直不大。從2007年開始直到2014年達到高峰,得益于幾個主要的3D打印技術專利過期,使得低成本個人/桌面3D 打印機市場顯著擴大,直接導致3D打印機出貨量爆炸性增長,短短幾年就已經達到了50萬臺設備的里程碑。
事實上,根據CONTEXT的報告,在這遍布全球的50萬臺設備中,有相當比例——85%——的加權平均價格只有1451美元,這就清楚地表明它們屬于個人/桌面3D打印機類,而非專業/工業級類。一般而言,這些個人/桌面3D打印機的價格通常都低于3,500美元。
雖然對于工業級和個人3D打印機廠商來說,全球設備銷售的增長都是一個好消息,但是全球行業的未來增長可能還要依靠新的市場進入者。
“今年對于擁有更長歷史的工業/專業級市場尤其具有挑戰性。整個今年上半年,在這個行業的高端領域,設備出貨量比上年同期減少了1%。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4年的上半年的同期增長高達29%。”CONTEXT全球分析副總裁 Chris Connery稱:“就連發展迅猛的個人/桌面3D打印方面,盡管今年上半年的同比增長達到驚人的61%,如今已經出現了一些走弱的初步跡象,預計2015年第三季度的出貨量可能低于2014年的第三季度。”
的確,我們在2015年看到行業內的兩大巨頭——Stratasys和3D Systems——遭遇到了重大挫折。Stratasys在其第三季度報告了高達9.38億美元的虧損,并解雇了其下屬的Makerbot公司大量員工;與此同時3D Systems公司在任12年之久的總裁兼CEO Avi Reichental也黯然離職。盡管如此,這兩家公司對未來的預期仍然十分樂觀。
只有時間會告訴我們這些老玩家的面臨何種命運。但在不久的將來,一批來自2D打印市場的過江龍注定要在這里攪起風浪。惠普、佳能、理光都于近期宣布要進入3D打印市場,而各個層面的技術創新也使得消費者對這一領域的興趣一直很高。
根據CONTEXT的分析,2015年第三季度,全球工業/專業級和個人/桌面級3D打印市場雖然均表現疲弱,但是來自傳統打印市場的新進入者有可能對行業產生結構性的影響。考慮到所有因素,CONTEXT預計到2017全球3D打印行業的累積出貨量將達到100萬臺,而從2019年起,每年的出貨量都將超過100萬臺。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