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科學家開發出了3D打印技術的最新應用,使用該技術復制人體的癌細胞部位,好讓醫生更精準地定位、殺死腫瘤細胞。
據路透社報道,3D打印技術早已在制造某些醫療植入物、手術導板方面大行其道,而這項3D打印腫瘤部位的技術,是醫學利用這項快速發展科技的最新例證。
3D打印利用特殊技術逐層堆積材料,直到3D對象“打印”成型。汽車與航空業者利用這項技術制造原型,并創造出特制工具、模件與某些最終使用零件。
在醫療方面,牙醫利用3D打印技術來制造下顎、牙齒復制品以及植牙成品;骨科醫師也利用這項技術來客制化髖骨植入物;美國科學家也于去年在3D打印機協助下,成功從牛細胞中培養出人類耳朵。
這項在癌癥治療上的新應用,會根據患者的計算機斷層造影(CT)結果,3D打印出腫瘤與器官的模型,而打印出的塑料模型內部液體充填,以便于醫生觀察放射性藥劑流動的細節。
放射藥劑給藥方式包括靜脈注射、口服或注入腹腔內,是治療癌癥患者常用手段。放射治療的挑戰在于,劑量必須高到足以殺死癌細胞,但又不能連帶殺死健康組織。
英國倫敦癌癥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CancerResearch)學者Glenn Flux認為,精準的模型有助與醫師精確調整放射性藥劑的劑量,使得3D技術應用成為常規使用。
Flux說:“如果我們根據打入腫瘤的輻射劑量來進行個性化醫療,病人的治療效果應該會比較好。”“我認為這將會將對癌癥治療帶來很大影響。”
Flux和同事將他們的方法寫成了技術論文發表在了7月份出版的雜志《Medical Physics》上。
放射性藥劑被用于治療許多不同的腫瘤,包括甲狀腺癌、兒童神經細胞癌和某些腫瘤已擴散到骨頭上的癌癥。最近由于拜耳公司前列腺癌放射性藥劑Xofigo的推出,引起了公眾對于這一領域的興趣。
在倫敦的研究團隊使用的是Stratasys生產的3D打印機。今年10月份,Stratasys公司的高管表示,根據行業研究結果,全球3D打印市場預計將從2013的30億美元膨脹至2020年的210億美元。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