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全球許多地方都在開發3D生物打印在各個方面的應用。而且有很多研究團隊都有了相當的進展,本文將介紹的是在愛荷華大學(UI)的一個相對較新的生物打印實驗室,它是愛荷華大學機械工程系在2011年成立的。
這個研究團隊雖然成立較晚,但是在研究成果上卻絲毫沒有落后。比如他們最近就發現了一種將其用于器官移植和藥物測試的方式。據機械工程助理教授Ibrahim Tarik Ozbolat稱,最初他們只能夠打印細胞,“但現在我們可以打印組織,而且也可以直接打印動物的組織。”這一進展主要得益于3D打印技術的應用。Ozbolat博士指,生物打印其實就是“使用3D打印技術生成立體細胞結構的過程”。一般地,它涉及到“一個逐層制造組織的方法,以生成類似組織的3D結構,并將其用于組織工程中的醫療領域。”
生物打印心臟瓣膜
因此,理論上生物打印可以制造從簡單的組裝到整個器官等一些生物對象。而一些打印出來的材料,我們稱之為“生物材料(biomaterial),”它會比常規的人體中的材料如軟組織甚至骨頭等強度更高。愛荷華大學的研究領域則集中在打印血管、胰腺組織、骨組織和軟骨組織等。Ozbolat博士說:“我們相信我們可以使用3D打印技術制造出功能性的組織和器官以用于移植或藥品檢測。”他們目前的工作中心是開發一種“為老鼠受損的顱骨生物打印骨組織對”的技術。
同時研究團隊也進行了大量的工作以尋找一個能夠打印可用的血管組織的系統,這個血管組裝需要在組織和器官之間傳遞液體。其實組織工程的概念已經提出了幾年了,但是面臨的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有效地向活細胞提供所需的營養物質,使其存活下來。而大部分的3D生物打印研究團隊還未能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
而據說,愛荷華大學(UI)團隊已經開發出技術能夠使把液體運送到活細胞。根據UI的正式說法是:生物打印可灌注脈管組織的新方法將允許器官和組織里的液體在血管里循環。
Ozbolat博士指出,在組織工程中使用的概念——將活細胞與生物材料相結合,制造出功能性的組織——已經出現了超過20年,而一直以來最大的障礙就是如何將營養物質有效地傳遞給細胞。為了解決這個問題,UI的團隊目前正致力于“功能性血管化組織和器官的生物打印”。他們表示,這只是他們實現最終目標的第一步。其最終目標是“以生物打印為手段,最終提供一種血管網,并將其整合到組織和器官的打印中去”。
此外,UI正在開發的方法中還包括一種技術,即從體系中除去廢物。“這些都是保證功能性組織和器官存貨的關鍵因素。”Ozbolat博士說。只有這些解決了,生物打印技術才能談到下一步的發展。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