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上,四四方方的黑白金屬框架,大小甚至比普通家用紙張打印機還袖珍,里面的電線零件一覽無余。框架內,頂部的綠色塑料小盒上端連著打印原料ABS塑料,下端尖尖的是打印頭,在可沿金屬軌道水平移動的平臺上,一層又一層地來回忙碌著,不一會兒一個模型小房子就“蓋”好了。
這種零售價只要6500多元的桌面級3D打印機,目前正像上世紀90年代末的PC機一樣走向普及,進入了浙江不少學校及家庭,一些學校還專門為此開設了3D打印相關課程。“現在全省建設‘3D打印教室’的學校超過了100所,光是接受我們產業聯盟捐贈器材的學校就有80余所。”浙江省3D打印產業聯盟秘書長、杭州先臨三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黃賢清說。
3D打印,如今人們對這個名詞早已不再陌生,它被認為與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等一起,將推動制造業的新一輪革命。
今年,已經有浙江的企業將工業級的3D打印機實施了產業化。據權威部門預測,到明年,浙江將突破3D打印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部分技術和產品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玩兒轉”工業級:“千元設備”到“百萬元設備”華麗升級
目前的3D立體打印機市場可謂魚龍混雜。專業工業級3D打印機,基本就是國外進口機器的天下,但是因為機器和耗材價格都十分高昂,小微企業很難承受。“能否自主研發出工業級的機器,成為權衡一個企業在行業內話語權的重要標準。以前只有北京和陜西個別具有高校背景的企業能夠生產工業級產品,現在我們跟他們處在了同一水平線上。”黃賢清說。
作為省內乃至全國3D打印產業的領軍企業之一,先臨三維為適應外部形勢和國家對3D打印產業戰略布局,去年向省科技廳立下“軍令狀”,要加強浙江3D打印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工作。
省科技廳廳長周國輝立即開展調研,提出具體實施舉措,隨即制訂了《關于加強3D打印技術攻關加快產業化的若干意見》,900萬項目扶持資金為浙江3D打印產業“沖刺向前”注入一針強心劑。
有了政府的幫扶,先臨三維挺直腰桿鼓足干勁,重研發,強服務,促轉型,積極開展了工業級激光光固化成型3D打印關鍵技術及整機的研發及產業化推進。不到一年時間,公司已經完成工業級SLA3D打印機樣機的研發,并通過測試,逐步進入小批量試產階段。
在生產車間,記者見到了浙江第一款工業級3D打印機“iSLA-600”的廬山真面目。外形大小更像個公用電話亭,不再像桌面級產品一樣四面開口,每一面都有一層十分堅固可拉起的透明罩,內部的結構也更加復雜。
黃賢清介紹說,這種機器的售價大概在100萬元左右,相當于150多臺桌面級機器的價格了。它采用激光光固化成型法,是當今研究發展最成熟、應用發展最為廣泛的3D打印典型技術。相較于普通家用級產品的FFF熔融擠出成型技術,工業級的光固化成型不但更加快速,同時在打印精度、集成化、材料利用率等方面效果更好。
“iSLA-600”的研發量產,再到iSLA-650的如期面世以及后續iSLA-450等機型的規劃開發,成功填補了浙江省工業級3D打印裝備的技術空白,并在相關規格參數方面做到了全國領先。截至目前,約半年時間,先臨三維已經成功售出了近10臺自主研發的工業級3D打印機,讓行業內對于“浙江只能生產家用級設備”的固有印象不攻自破。
“兩條腿走路”:賣服務比賣設備賺錢
在黃賢清看來,總有一天3D打印服務中心也會像普通復印店一樣,遍布在街道各處,分分鐘讓人們的設想和創意變為實物。
“對于工業設計制造者來說,這太完美了,不用打樣,不用高費用,不用長耗時,花費數百元甚至幾十元就可取得樣品,為企業生產開啟一個全新的數字時代。”黃賢清說到這里不免幾分得意,“只要你的產品有外殼,有外型,以固態的形式呈現,你就需要3D打印。”
按照先臨的發展規劃,今后企業將在全國布局3D打印服務中心。“我們會結合當地經濟形態布局做到因地制宜。”黃賢清說,例如義烏的3D打印中心針對的便是飾品、文具等小商品生產企業,而麗水則是為龍泉青瓷和汽車企業而設立的。也正因為這樣,在先臨已開設的打印服務中心里,配置的3D打印機是多樣化、不完全相同的。
先臨早在3年前就在杭州下沙成立第一家3D打印中心,1年后產值便翻了一番。隨后,企業先后在南京、溫州、麗水、廈門、義烏、佛山等地開設3D打印服務中心,各中心累計服務的專業客戶多達3000家以上,如今光是打印中心一年收取的“打印費”就為公司增加了上千萬元的營業額。
在同行業中,先臨也起到了“領頭鴻雁”的傳幫帶作用:為省內的3D打印材料研發及銷售的企業搭建平臺,進行材料性能和工藝試驗,還為省內的3D打印技術創新服務中心的建設提供設備,進行設備的功能驗證和性能檢測以、3D打印工藝優化。
這些項目的實施,進一步促進了省內3D打印“裝備—材料—應用”一體化的產業聯動發展,加快了優質、低成本的3D打印材料的研發和國產化步伐。
2013年,先臨的銷售額達到1億元,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3D打印服務。企業相關負責人坦言:賣服務比賣設備賺錢。
入駐3D產業園:開啟浙江3D打印新篇章
浙江3D產業園推介會在杭州蕭山舉行,未來浙江3D打印企業有了屬于自己的集聚地,產業抱團發展力量大。浙江3D產業園發展定位為打造成為面向全球國家的3D打印產業的材料及裝備研發基地、國家級3D打印產業研發及產業化示范基地、國家級3D打印創新應用服務示范中心。
浙江3D打印產業園規劃面積近1000畝,產業園緊鄰濱江區,首批入駐企業三家,其中先臨三維的三維數字化與3D打印研發與產業化基地已于今9月破土動工,明年底就可建成投入使用,后續還會有產業聯盟內更多3D打印相關企業入駐。
作為浙江3D打印產業聯盟秘書長,黃賢清表示,浙江3D打印產業園將以先臨三維公司為龍頭,積極發展工業級3D打印產業和消費級3D打印產業,積極培育生物醫學、設計及工藝軟件和關鍵零部件三個潛力3D打印產業,力爭經過3-5年的努力,園區將成為國內最具競爭力的3D產業高地。
“產業園依托杭州發達的網絡信息產業,方便園內企業將3D打印作為生產性服務業向全國范圍的制造業進行滲透,同時也方便園內企業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在3D打印服務端進行諸如云打印等商業模式的創新。”
截至目前,浙江省3D打印產業聯盟已有64名成員,并且逐步壯大,形成了創新鏈產業鏈,在杭州、寧波、臺州、溫州、麗水、義烏均有服務中心,當前3D打印技術已經從研發轉向產業化應用,它與信息網絡技術的深度融合或將對傳統制造業帶來變革性影響,改變傳統的大規模批量生產方式。
“3D打印涉及的領域實在太廣,它根本不需要去顛覆或者替代傳統制造業,哪怕在所涉及領域內能夠占據1%份額,那就已經是一片極為廣闊的市場了。”黃賢清說#p#分頁標題#e#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