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3D打印中成本最低的一項關鍵技術:熔融堆積(FDM) 技術專利到期。專利公開以后,所有技術細節被開源化,市場上迅速出現了多家FDM 3D打印機企業。以往動輒幾十萬的打印機如今在京東商城上3999元就能買到。
“3D打印技術不是簡單地打模型,過度地炒作和盲目地涌入將造成同質化競爭,引發價格戰。”南京紫金立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金立德)總經理連寧在接受《企業觀察報》記者采訪時說。“只有掌握核心技術,并將技術轉變為商業價值,企業才能在競爭中生存。”
“技術轉變為商業價值才能體現技術的力量。30年來,3D打印沒有得到快速的發展,其根本原因就是沒有好的商業模式,并通過商業模式體現3D打印的商業價值。”金運激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運激光)董事會相關負責人說。
紫金立德的全產業鏈整合模式
紫金立德的大股東是國有改制企業江蘇紫金電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金集團)。由于有雄厚的集團背景支持,紫金立德的3D打印并沒有從技術研發起步,而是選擇與擁有成熟技術的以色列Solido公司進行合作,直接站在了較高的起點上。Solido公司是一家研發型公司,紫金集團用750萬美元買斷了Solido公司LOM桌面級打印機技術25年,而Solido公司則以知識產權入股,保證在25年內投入紫金立德的無形資產和知識產權不再轉讓給第三方公司。
連寧告訴記者,紫金立德所引進的是基于LOM技術(3D打印一種技術形式,主要打印材料為PVC工程塑料)的3D打印技術,主要材料為塑料薄膜。通過雙方技術人員的深入合作研究,紫金立德將這一技術進行了成功應用。
除了在全球范圍壟斷了LOM 技術,紫金立德已經擁有了SLS(3D打印的一種技術形式,主要打印材料為金屬)的技術儲備。“等到市場有較大需求將會盡快推出。”連寧說。
即便擁有壟斷性的核心技術,紫金立德依然面臨著諸多難題,其中之一就是對商業模式的探索。這其中,不是沒有想過融資。資本最熱的時候,每天有幾十個投資的需求找上門,但是在與投資人談了幾輪之后,連寧發現“資本市場上的錢并不那么好玩”。原因在于投資人總是急于看到回報,但往往一個新的技術不是像人們所想象的那么簡單,而是需要時間的積累。冷靜下來之后,連寧堅定了“腳踏實地掙市場的錢”的思路。
紫金立德迅速調整了經營模式。紫金立德也同樣生產FDM技術的打印機,由于價格和技術都處在3D打印的低端,更容易被市場接受。“但我們不會大力發展這種小型機器,這只是用來沖銷售量、占領市場的一種權宜之計。”連寧說。紫金立德的定位方向主要是面向單位企業,而不是面向個人家庭。“我認為LOM技術更有前途,紫金立德主要走中端市場。”
但中端市場目前來說仍是一條比較艱難的路。同時還身兼中國3D技術產業聯盟副理事長的連寧的想法是,能聯合產業鏈上的其他資源進行全方位的整合服務,既解放了自己也能充分挖掘3D技術的商業價值。
3D打印有一條復雜的產業鏈條,上游的軟件、3D數據獲取,中游的設備制造及材料制造同下游的打印服務提供。根據調研結果顯示:在國外,軟件和材料等各個環節都相對獨立,有一個細致的分工。做3D打印機器制造的企業根本不用為材料和軟件發愁,所有上下游配套設施都有專門的企業去做,幾乎每一種配套設施都已經形成一個比較成熟的產業。
相比外國3D打印產業鏈的精細化分工,中國的3D打印產業呈現小而散、零而亂的局面,相互之間各自為政,設備、軟件、材料等都需要自己研究,沒有形成明確的分工。“每一家企業都是從頭做到尾,這樣就造成一種低水平的重復。我們希望紫金立德能有更多的時間及精力專注于技術研發。”
紫金立德與中國工業設計協會保持了長期的合作。工業設計協會秘書長田文苗告訴本報記者:“3D打印技術正猛烈地快速地沖擊著設計與制造業,而工業設計在我國還是一個新興的產業,知識和智慧產出型的工業設計企業多是小微企業,其地位和能力還需要加強。”
金運激光以O2O推廣C2B
金運激光是中國首家創業板激光上市企業,走的是一條自主研發的路,目前已經研發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桌面級3D打印機,并開發出系列3D打印運控軟件及編輯軟件。
在數據處理方面,金運激光董事會相關負責人向本報記者介紹說:“比如我們的瞬光3D掃描技術,可在0.05秒時間內,完成人體的三維數據的高精度掃描,這是目前業內最快的掃描技術(一般掃描需要幾分鐘時間)。它的最大優勢是能將人的瞬間動作及表情定格。”
除此之外,金運激光還自主研發出全彩砂巖工藝,將3D打印材料價格較國外產品降低了四分之三,材料價格的降低,也大大降低了產品售價。比如一年前售價還超過2000元的人像產品,現在只需要五六百元。
技術轉變為商業價值才能體現技術的力量。
金運激光正是針對這一問題提出了“3D打印云工廠計劃”,其核心理念就是圍繞著“3D打印商業價值的實現”。在運作思路上采取逆向思維的方式:首先做好應用,再圍繞應用建立自己的核心技術,比如三維數據處理技術、3D打印工藝技術。最后,再逆向地研究適合各行業應用的3D打印設備、3D打印材料、應用軟件等,通過這種方式實現企業的持續投入和穩定發展。
具體來說,金運模式是以O2O的辦法推廣C2B的商業模式。該模式是以3D激光數字化技術為基礎,充分利用互聯網思維,將線上“云平臺”與線下實體體驗店有機結合,通過云工廠加工,從而為客戶實現極具競爭力創意產品的商業價值的一種定制模式。商業用戶及消費者只需到店定制或將激光加工及3D打印數據上傳到云,或者將好的創意提交給云平臺設計師完成模型數據設計,再由云端工廠制作、物流系統配送便可完成訂單流程。
簡而言之,金運模式就是“線上云平臺+線下連鎖體驗店+云工廠=極具商業價值的創意定制產品”。
云工廠在金運看來,是一個生態體系,包括硬件、軟件、內容、服務等多個環節。在設備環節,其自主研發成功了桌面級3D打印機投入銷售,并擁有系列3D掃描設備研發生產能力。
在線上云平臺方面,一個集在線商城、在線定制及威客功能于一體的“意造網”已經上線,目前注冊用戶及設計師發展情況良好,網站流量較大,平臺的內容也在不斷豐富。
在線下實體店方面,“3D記夢館”品牌目前意向加盟的數量較多,加上已簽約和開業的加盟店,希望通過努力,爭取年內達到100家。在云工廠單元,已經引進了多套世界頂級的3D打印設備,后續還會有更多的適合更多材質的設備引進來。
總體上說,金運3D打印云工廠的商業模式基本成型。
“3D打印云工廠計劃運作一年以來,從市場反應來看,這種思路是可行的,也是值得期待的。” 該負責人說。#p#分頁標題#e#
未來,金運激光將以3D數字化技術應用為核心,構建金運+3D數字技術應用創新平臺,并通過為3D創新型企業提供包括軟件技術、工藝技術、IT構架技術、激光器核心技術、金融服務、資訊服務、知識產權等在內的各種服務,構建完整的3D生態體系,推動3D應用產業的發展與進步。
相關
歐美發達國家的商業模式
內容解決方案模式:3D Systems公司不僅是一家3D打印設備的提供商,它還專注于內容打印解決方案,具體包括3D打印機、3D打印耗材、按需定制組件服務和3D數字模型制作軟件。
個性化方案模式:另一3D打印技術獲得應用的領域是個性化消費品產業。紐約一家創意消費品公司Quirky通過在線征集用戶的設計方案,以3D打印技術制成實物產品并通過電子市場銷售,每年能夠推出60種創新產品,年收入達到100萬美元。
3D打印還適用于汽車設計制造的原型制造和模具開發等環節。LocalMotors是一家基于網站社區平臺建立的汽車制造企業,主要面向個性化的小眾汽車市場,公司運行方式類似于Shapeways和Kickstarter網站,成品開發完成后會在網上發布,并接受預訂,購買者可以更改部分細節以滿足自身的個性需求。公司開發并銷售的RallyFighter車型,售價75000美元,開發時間僅18個月,開發成本300萬美元,遠低于傳統汽車制造企業。
眾籌模式:隨著3D打印機的品牌越來越多,眾多3D打印機的制造商為籌集資金都在眾籌網上籌資。一家名為CraftUnique的公司在眾籌網站Indiegogo上推出了他們的一款CraftBot 3D打印機。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