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零件切削用刀具必須具備鋒利的切削角度、強壯的切削刃口、耐熱的表面涂層和不同于一般材料的切削加工方法等有利于降低加工區域溫度和快速散熱的有效因素。航空發動機典型零件主要切削刀具,基本以進口高性能切削刀具和非標專用刀具為主。
著名大型刀具企業都在不斷改進各自的刀具材料、幾何角度、涂層技術和難加工材料的加工方法,以滿足航空業的要求。高效切削的關鍵技術是一系列高效刀具材料的合理應用及其對應的切削參數優化技術問題。
(1)選擇刀具材料
刀具材料及其涂層技術的發展,促進了刀具切削速度的不斷提高,刀具材料是影響刀具切削性能的關鍵。航空制造業所用刀具應具備優化的幾何形狀和刀具結構;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具有高的強度和韌性等性能;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和熱硬性,具有良好的高溫力學性能;具有較小的化學親和力;更高的可靠性、更高的安裝精度和重復定位精度;良好的斷屑、卷屑和排屑性能,良好的互換性和快換性,形成系列化、標準化和通用化。
航空業典型零件常用刀具有硬質合金及其涂層刀具、陶瓷刀具、聚晶金剛石( PCD)刀具、立方氮化硼(CBN)、聚晶立方氮化硼( PCBN)刀具等。
航空制造業用刀具既要適應設備狀況,又必須兼顧航空零部件以及難加工材料的特點,同時還要實現高效切削。合理選擇與被加工零件在機械性能、化學性能、物理性能相匹配的刀具,非常重要。
(2)刀具幾何角度要合理
選擇合理的刀具幾何參數與切削用量,要做到既發揮刀具材料的切削性能,又保證一定的刀具耐用度,使切削暢快,獲得較高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質量。切削刃上任意點的切削性能取決于前角、后角、主偏角和刃傾角的幾何參數值。刀具前角增大,刀具鋒利,切削力減小,對減小零件變形有利,但前角過大會削弱刀尖的強度,主偏角增大,徑向切削力減小,軸向切削力增大。可轉位刀具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是刀片斷屑槽型的開發。新型斷屑槽結構不僅可起到斷屑排屑的作用,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切削力和切削熱。
(3)優化切削用量,提高切削效率
加工效率和成本的高低有賴于切削用量的合理選擇。制定切削參數就是要在已經選擇好刀具材料和幾何角度的基礎上,確定切削深度進給量和切削速度。制定切削用量的原則是在保證加工質量、降低成本、提高生產率及不超過機床系統剛性的前提下,使金屬去除率最大。在切削深度、進給量和切削速度中,對刀具耐用度影響最大的是切削速度,最小的是切削深度。因此確定切削用量時,應盡量選擇較大的切削深度,其次選擇進給量,最后再確定切削速度,這樣可在保證一定刀具壽命的前提下,使金屬去除率最大。
切削深度應根據加工余量確定,粗、精加工余量合理分配,不但要保證零件表面質量還要提高金屬去除率。
切削深度選定以后,則應按表面粗糙度要求,根據零件材料、刀尖的圓弧半徑、刀具副偏角、切削速度等選擇進給量。應盡量選擇較大的進給量,其合理的數值應當保證機床、刀具不致因切削力太大而損壞。
當切削深度與進給量選定后,應當在此基礎上再選則最大的切削速度,此速度主要受刀具壽命、機床功率等因素限制。
(4)采用有效的冷卻措施
切削介質冷卻性能的好壞,首先取決于切削介質自身的性質,如導熱系數、比熱容、汽化熱及汽化速度等;其次取決于切削介質的作用方式,如噴射流量、噴射速度、噴射角度等因素。切削加工中應該避免切削熱引起的零件變形。濕式切削時切削液通常具有潤滑功能、冷卻功能、排屑功能和防銹功能。冷卻方式一般分為外冷卻和內冷卻。內冷卻是使切削液直接作用到切削刃上,消除了因調整冷卻管而導致的停工時間。切削液得到有效和及時供應,帶走了大量的切削熱,也提高了刀具壽命。另外采用高壓冷和超高壓冷對提高刀具壽命和加工質量更為有利。高速切削難加工材料多采用低溫風冷、低溫微量潤滑等干式、準干式切削方式。
總之,切削航空難加工材料時要圍繞著新型刀具材料新型刃具結構、新型切削技術來優選刀具。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