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7至28日上午,由中國工程院承擔的“制造強國戰略研究”咨詢項目領域課題組階段成果匯報交流會在北京會議中心舉行,各領域課題組主要成員、有關院士和專家及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代表共200余人參加會議。會議由中國工程院周濟院長主持,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出席會議并講話。
蘇波在講話中指出,中國工程院課題組前一階段的研究體現了制造強國建設的思路和制造業大的發展戰略,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中央領導對此十分關心,已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牽頭,會同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質檢總局等相關部門編制“中國制造2025”規劃,進一步統一思想,把戰略研究變成行動方案和計劃。
圍繞規劃編制,蘇波強調,下一步課題研究要著重做好四個方面工作。一是要把課題研究與現有制造業基礎和條件、未來產業和科技發展新趨勢充分結合起來,高度重視新能源互聯網、3D打印等新技術和新領域突破所帶來的深刻影響。二是要實事求是、客觀準確地評估我國工業結構,深入分析不同行業的形勢變化,提出有針對性的發展方式和規劃方向。三是要進一步強化創新能力。在機制建立、目標設定、政策研究等方面加大創新的權重。四是課題研究要向“中國制造2025”規劃編制工作聚焦。“中國制造2025”規劃是指導我國未來10年制造業發展的重要綱領性文件,希望繼續得到中國工程院和院士、專家的大力支持。一方面,針對我國成為制造強國的最大瓶頸和制約,梳理出戰略性、關鍵性領域,如航空裝備、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高檔數控機床、軌道交通裝備、發電設備等。另一方面,進一步梳理和提煉研究重點,對制造強國2025年總體目標、重點支撐的戰略領域、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大戰略工程(如“四基”專項),以及推動制造強國建設的重大政策措施和體制機制改革建議等,開展深入研究。
2013年1月,中國工程院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質檢總局開展《制造強國戰略研究》重大咨詢項目,項目組織50多位院士和100多位專家,分為11個課題組,經過在地方、行業、企業的廣泛調查和近一年的深入研究,形成了階段性的研究成果,明確了我國成為制造強國的階段性目標和各項指標,提出了在2020年進入制造強國行列的指導方針和戰略對策。2014年1月7日,馬凱副總理專題聽取了中國工程院的成果匯報,對下一步深化相關課題研究提出具體要求。本次會議分機械、能源裝備、航天、航空、冶金、化工、紡織、電子信息、制造服務業等18個專題對制造強國戰略涉及的重點領域進行了逐一匯報和交流討論。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