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6日,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下屬中航工業青島前哨精密機械有限公司、中航工業北京制造工藝研究所與青島科技大學共同發起和參與建設的中航工業青島科技園增材制造技術中心成立儀式暨關橋院士聘任儀式隆重舉行。
中航工業青島科技園增材制造技術中心學術委員會聘請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關橋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關橋院士長期從事航空航天制造業先進焊接技術與焊接結構科學研究工作,在焊接力學研究、特種焊接技術開發應用和設備研制方面有淵博的知識和豐富的工程經驗,取得了一系列開拓性、創新性成果, 是“低應力無變形焊接”理論創始人、“薄殼結構低應力無變形焊接法”發明人,我國飛行器制造工程中多項特種焊接技術的開拓者。關橋院士的加入,是青島市引入高端人才、打造人才高地的重要里程碑。
圍繞中航工業青島科技園增材制造技術中心成立,關橋院士說:“首先祝賀中航工業青島科技園增材制造技術中心揭牌暨增材制造技術中心正式成立。這是中航工業和青島市政府及市北區政府在實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樣大的形勢下,強強聯合,協同創新,迎接新一輪的科技革命的一個重大舉措。”
中科院關橋院士在中航工業青島科技園增材制造技術中心成立儀式上做精彩發言
對于下一步中國3D打印技術和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關橋院士語重心長的說:“一年前,由中國工程院向國家提交了一份關于加快我國增材制造,也就是3D打印技術和產業發展的建議,由原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路甬祥和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牽頭,由10名院士(當中我也有幸參加了),還有10位專家(在座的鞏水利專家也參加了)。經歷了一年時間的調研和分析,分析了國內外增材制造發展的現狀和趨勢,向國家提出了一個戰略咨詢報告建議。這個建議主要是有這么幾個方面,我簡要的勾畫一下我們增材制造在國內現在及將來發展的一個大的趨勢。
第一個方面是,工業發達國家高度重視增材制造技術和產業發展的這么一個現狀,它是一個新興的戰略產業,是提升國家的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和國防實力的一個重要手段。所以各個國家,發達國家,還有新興體的一些國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加大力度研發,擴大應用,推進了這樣一項產業的加速的發展。
那么增材制造技術對于經濟社會發展將帶來的深刻影響,我們也正在感受到。首先是研發周期的縮短,尤其是創新產品。像我們新飛機研發周期的減半,還有成本的減半,因為它不需要鍛造模具,飛機的模型很快就能制造出來,所以催生了集中式的現在大的生產模式向分散式個體化的這樣一個生產模式的轉變,這也是跟我們國家的經濟社會轉變模式相交匯的這樣一個過程中間產生的。所以將來個性化的設計制造也將改變我們的一部分生活方式和經濟發展的模式。
我國增材制造技術已經說有一定的比較好的基礎了。在座的我們青島科技大學也已經在非金屬材料方面有所作為。實際上在20多年以前,我們國家在激光快速成型這一領域和高校為首的團隊也已經開展了很多非金屬材料的3D打印技術。3D打印這個名字呢現在這么叫,實際上20多年以前這個技術也已經在開始發展了。那么最近20年來,我認為增材制造技術突破有兩大特點:一個特點就是高能束流技術。也就是625所高能束流加工技術重點實驗室的核心技術。一個是激光加工技術,一個是電子束加工技術。這兩個髙能束流技術和CDCM這樣的結合,就催生了一個新的制造方法,不是減材制造,不是切削減材制造,而是一個增材制造增加材料的制造。所以這是一個突破,高能束流技術本身,包括激光器的,高質量激光器的發展和智能化的電子槍的發展,這些都催生了技術的前沿發展。尤其CDCM結合這是一大突破。還有一個突破就是把這個材料,不僅僅用于非金屬材料,塑料或者是光敏、固化材料,而是用于金屬結構的制造,也就是金屬材料。所以說這兩大突破就構成了近20年來增材制造技術為什么在國內外發展的這么快,而且變成了一個戰爭產業在發展。
第二個方面就是加快發展增材制造技術的產業,促進創新能力的提高。我們現在國家要推行的是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創新在哪里?最近習近平主席參觀中關村科技園的時候也再次強調了,創新,尤其是科技的創新,這是我們創新驅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驅動力。所以,促進創新能力的提高和產業的轉型升級能夠加快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我們看的很清楚,尤其在青島,航母在這兒,航母上邊的殲15,也就是我們的艦載機為什么能制造的這么快?就是因為上邊有很多部件我們設計師們是要變了又變才能適合于艦載機,這樣的變化,怎么這么快作出反應呢?只能用增材制造快速反應制造。這包括625所的國家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所作出的貢獻。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新型的飛機,也都是用增材制造進行了快速反應,快速的制造反應。有設計師改變了設計怎么辦?我們不能夠再去做模具,再去鍛造,或者做模具去鑄造。只要有CAD的模型,我們很快就能加工制造出來,無論是粉材制造也好,還是送絲溶塑制造也好,激光也好,電子束也好,確實是加快了發展,加快了某些裝備的更新換代,增強了國防的實力。尤其是航空工業,這是一個大的市場牽引力,剛才我提到的一些飛機型號的發展,因為得力于增材制造的快速反應所以才能滿足市場需求。
最后在這個建議里邊,提出這么幾點,加快我國增材制造技術產業發展的建議,這是給中央的一個建議。有這么主要四點:
第一點是重點突破。所謂重點突破的話因為現在,尤其最近一年,增材制造技術在全國幾乎是各個省市,像雨后春筍一樣的都冒出來了,這樣的局面既好又有所擔憂。為了很好的引導這個產業正確的發展,在這個建議里邊提出來的從國家層面上重點支持、重點突破。尤其在一些重點的行業,尤其是航空行業,航天、醫療。其他的文化產業里邊那個是由市場經濟決定的,所以這是建議的重點突破的一些領域。
還有第二點就是面上推廣,所謂面上推廣,就是市場機制所決定的市場牽引的。所以現在有很多3D打印,我說的是非金屬材料的3D打印技術,這些裝備,當然也不會是很復雜的,在市場上現在一下子熱起來了,這就是面上推廣。面上推廣的另外一個側面就是由于在金屬結構材料制造里邊的面上推廣,這個也需要有規劃的做出一些安排。
第三個方面就是專項帶動。專項帶動就是我們希望國家對增材制造,在國家層面上能有一個指導性的專項支持。這樣就是國家層面上的主導和市場的牽引,市場上需求的牽引這兩個相結合起來。第四個方面要強調的就是協同創新。所謂協同創新,因為這個技術它不是一個單項技術的發展,是單項技術的前沿,是有很多亮點很多難點需要攻克的,但是它更是一個大的產業鏈。從材料,從技術,技術所需要的裝備一直到售后的服務。這個我看,我們這個中航工業青島科技園在這個新的增材制造中心里邊的宗旨里邊也已經談到這些了,協同創新這個概念。實際上我剛才說的強強聯合也是“產、學、研”的聯合,這是很明顯的。我想說的就是政府的支持,尤其青島市政府、青島市北區政府的支持,這是更重要的一個方面。還有就是我們中航工業從集團公司層面上的支持。所以現在也流行一種說法,就是“官、產、學、研”的緊密結合。“官”在前面能夠主導一些,尤其在政策層面上的支持。”#p#分頁標題#e#
最后對中航工業青島科技園增材制造技術中心將來工作展開的期望,關橋院士說:“這個中心的成立,雖然比起國內其他省市有一點晚,但是后來居上,恰逢其時。所以在青島市和市北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中航工業大力的支持下,我很希望,我們這個中心能夠在技術的前沿,在產業化的道路上能夠走得更快,快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所以得到政府及各方面的支持更需要。”
關橋院士等領導還到中航工業青島科技園增材制造技術中心研發及生產廠區現場參觀指導。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