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公眾知道還是不知道,3D 打印機就在那里,已經存在數十年。
Dave Perell 是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教授,今年秋天,他發現了一個新現象:學生們會拿著 3D 打印機來學校實驗室。
“它將進一步融入社會,”Perell 說,“它已經在進行整合,接下來我們拭目以待。”
Perell 曾經與 Stratasys 的 CIO Scott Crump 以及 3D System 的 CTO Chuck Hull 在 Inside 3D Printing 大會上有過交流。在上世紀 80 年代,他們都或多或少推動了 3D 打印機的發展。而且,他們每個人都有著相似的創業歷程,都經歷了早期的技術失敗、熬過了融資的艱辛。
最早期的 3D 打印機十分笨重,隨后 Crump,Hull 和 Perell 的同事 Carl Deckard 就發現了生產流程中的一個巨大弱點。例如,Hull 曾經做過紫外線固化型材料,因此他在思考類似系統能不能應用到 3D 物體上。那時候,原型還是采用塑料注射模型機制造。制作過程極慢,一個新的原型迭代就要等上好幾周。等他再修修補補,終于有了一個機器后,就迫不及待得讓它商業化。Crump 也又遇到過類似的問題。他花費了幾年時間,盡量讓每一部分達到更加完美的狀態,卻發現他的客戶行業已經翻篇兒好多年了。
Hull 說汽車行業是最早接納 3D 打印的。正是因為汽車公司的要求都十分苛刻,促使 3D Systems 努力制造更好的打印機。Crump 說,Stratasys 在邁入教育領域前,發現 3D 打印機最早的應用是在汽車、航天航空以及醫療行業。
Stratasys 以及 3D Systems 是目前專業級 3D 打印機最主要的生產商,近幾年,他們也逐漸讓產品走入尋常百姓家。Stratasys 收購了 Makerbot,推出了好評如潮的 Replicator 系列;而 3D Systems 生產商也推出了自己的低價打印機系列。
Perell 說,“我們將會看到,在未來有更多優質、高效、低價的打印機層出不窮,成為高成本打印機強有力的競爭對手,這將引發一連串的后果。”
Crump 認為,低成本、操作簡便、連通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都將成為引導 3D 打印機未來的重要因素。目前,它們已經開始從日常生活影響消費者。越來越多的產品的制造都需要 3D 打印機。
“有一件事我覺得很棒,但你可能還沒意識到:在你起床到午夜睡覺前,你可能已經被大約 15 種由 3D 打印機設計、輸出、制造的不同設備影響著,” Crump 如是說。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