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第三屆中國—亞歐博覽會迎接了一個人流小高峰。在熙攘的展館中,一處不大的展臺掀起現場觀眾的頭腦風暴。這就是位于高新區(qū)展區(qū)的3D打印機展臺,現場展示3D打印機的工作過程,讓觀眾在驚訝的同時,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展開一場“現代科技”的討論。
3D打印機售價親民
在現場,3D打印機展臺被觀眾圍得水泄不通,記者努力擠進了人群,一睹3D打印機的“芳容”。展臺上放著三臺打印機,其中一臺正在運作,記者仔細觀察后發(fā)現,它正在打印一只3厘米左右的立體“蝸牛”工藝品。
記者了解到,這三臺打印機展示了3種不同的技術:熔融堆積技術、薄層疊加技術、工業(yè)打印技術。現場正在運作的是熔融堆積3D打印機。負責人賈春濤說:“目前3D打印機售價在三千到數十萬不等,現在很多工藝品設計師都親睞這樣的打印機,一些家庭也會買來為孩子做模型玩具。在國外家庭,桌面3D打印機已經非常普遍。”
在記者與負責人交流過程中,這臺3D打印機已經打印完成了一只“蝸牛”工藝品。記者看到,在展臺桌面上還擺放著其他3D打印機作品:香蕉模型、智力玩具模型、筆筒等。在觸感上,3D打印機作品和普通塑料制品無異,放在手里,感覺輕巧;在視覺上,它們造型逼真,色彩艷麗。
3D打印機宣傳效果強大
記者在采訪時,還有陸續(xù)有觀眾特地來到3D打印機展臺,想近距離感受3D打印機的“科技氣息”。賈春濤說:“我們這經常圍著好幾十人,觀眾對這個特別好奇,東一句西一句的提問,我一個人根本招呼不過來。”
短短5天的亞歐博覽會展出,讓3D打印機技術成為觀眾關注的焦點,也使現代先進科學技術走近了普通市民生活。
賈春濤說:“我們這次來亞歐博覽會的目的很簡單,我們看重的就是亞歐博覽會的大眾宣傳效果。3D打印機技術目前只在網絡上、電視上傳得很火,但很多人并沒有真正見到實物,這次就是要讓觀眾全方位感知3D打印機技術。”
大學畢業(yè)生楊超觀看完后告訴記者:“我這次來亞歐博覽會就是想尋找這樣的創(chuàng)業(yè)機會,我覺得這個3D打印機挺譜,挺心動的。”
3D打印機引發(fā)現場觀眾討論
在記者了解時,旁邊的觀眾同樣聽得很仔細。當賈春濤介紹到,目前3D打印機技術常用的材料只有兩種高分子塑料時,現場觀眾小陳立刻問到:“只有兩種材料,那局限性也太大了!”負責人解釋,這只是兩種常用材料,目前硅膠打印也在發(fā)展中。
現場觀眾不僅好奇,而且紛紛抒發(fā)自己的見解;“我覺得3D打印機這個技術以后不得了,這個做東西效率特別高,比人工劃算。”“但是這個成本會不會很高而且我覺得這個僅限于做模型還是沒有把技術發(fā)揮好。”
像3D打印機一樣,在第三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中,其他高科技產品如云電視、4G技術體驗、智能機器人、體感游戲等同樣引起觀眾關注。這些高科技產品使觀眾不僅停留在“看熱鬧”的展臺前,更樂于看其中的“門道”。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