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至今,3D打印的概念一直很火,盡管外界尚有懷疑,但卻無法影響其火爆程度,與之相關的股票市場也一路飄紅,根據Wind資訊數據顯示,從2013年初至2月18日收盤,A股市場中3D打印板塊累計漲幅達25.86%。而美國知名的3D打印概念上市公司3D系統公司和Stratsys公司的股價在一年多的時間里漲幅更是都超過300%。
光大證券近日發布的3D打印產業研究報告稱,3D打印技術經過20余年的發展,在全球范圍內已經形成了一個規模16.8億美元的新興產業,并以年均20-30%的速度高速成長,預計到2015年市場規模可達38億美元。
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3D打印在廣泛的消費級領域的市場尚未打開,仍然屬于小眾玩物。盡管如此,仍有不少公司不斷嘗試新的商業模式,期望將3D打印技術運用到日常消費之中,成為真正的生意。英國的MakieLab就是這樣一家創業公司,將3D打印技術與玩偶定制相結合,為用戶提供定制的3D打印玩偶服務。
定位兒童受歡迎
近日,MakieLab推出一款名為Makies Doll Factory的iOS應用,讓用戶可以在iPad等移動終端上定制獨屬于自己的個性化玩偶。
MakieLab成立于2011年,主要服務是采用3D打印技術幫助用戶把他的把虛擬形象制作成真實玩偶,用戶可以對自己人物形象的五官、臉型、衣著、手勢等進行選擇與調整,再3D打印出來。這和很多網絡游戲中創建虛擬人物形象的操作相似,只是通過MakieLab創建的是三維模型,而非游戲中的二維形象。
通過MakieLab創造的每個玩偶都是獨特的,它們的主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和需要創造出自己心目中的娃娃。玩偶的關節是靈活的,它的手腳、眼球、頭發等身體部件和服裝、配飾等裝飾周邊都是可以升級和更換的,同時,用戶還可以將自己DIY的電子元件放入玩偶頭骨和后背的空間中,讓自己的玩偶更為個性化。
而MakieLab網站的在線商店提供不少這類供升級和更換的周邊小產品,這也是MakieLab重要的收入來源。
日前,MakieLab推出的iOS應用Makies Doll Factory則將目標客戶瞄準了新一代兒童,孩子們可以通過iPad與父母一起為自己的玩偶設計發型、臉型、膚色等,并自主確定服裝、配飾等細節,從而打造出自己獨一無二的玩偶。玩偶形象設定完成后,就可以讓MakieLab運用3D 打印技術打印出來,并將玩偶寄回給你。
“人們會喜歡這些玩具,” MakieLab聯合創始人Alice Taylor說,“因為這是孩子們和大人們一起親手設計的,他們和玩具之間有了一種寶貴的關系,玩具中融入了情感的因素,因而會更加視若珍寶。”
Makies Doll Factory提供了一系列男性和女性的不同顏色、大小、外觀的頭發、眼睛、服飾等供玩家自行選擇搭配,用戶還可以調整玩偶的面部表情特征,并為這些玩偶取不同的名字。通過Makies Doll Factory應用,用戶不必再局限于官方網站的特定商品,而是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創造力,開發出獨屬于自己的產品。
應用一經推出就得到了兒童和成人用戶的一致好評,上線一周后,用戶就通過Makies Doll Factory設計出超過70000余款玩偶,并且平均每天都會有10000多款新的玩偶設計出現。盡管玩偶設計的數量并不代表最終的銷售數量,但也可以看出Makies Doll Factory的受歡迎程度。
“我的女兒已經在為買一個Makie玩偶節省她的零用錢了,而對她和她的同伴來說,這種定制將成為常態。”Sunstone Capital合伙人Nikolaj Nyholm這樣說。Sunstone Capital是一家總部位于哥本哈根的投資公司,管理約6億歐元的資金。
成本是限制
3D打印的個性化定制玩偶可不便宜,目前最基礎的光頭玩偶的官方定價為每個59英鎊,額外增加的頭發、服飾、配件等的價格另算,配一件時裝、弄一個發型大概還要消費 20 英鎊。雖然較為昂貴,但其價格已經隨著3D打印技術進步及成本優化而降低了,僅在一年前,一個基礎光頭玩偶的定價是99英鎊。
Alice Taylor表示,到目前為止他們的生意還算不錯,定制玩偶的客戶通常也都會買一些配件,但由于 3D 打印成本太高,他們的利潤比較薄弱。與傳統玩偶 50% 的毛利率相比,他們目前的毛利率只有 20%。
MakieLab正在努力構建一個現實商品與虛擬商品相結合的商業模式:你可以自己動手設計玩具,然后選擇在現實世界中購買它,或是直接在虛擬世界中為它購買裝飾配件。因為有著明顯的營收模式,2012年6月,MakieLab獲得了140萬美元的種子投資,如今他們正在努力降低3D玩偶的生產成本。
成本高昂是3D打印無法回避的軟肋,個性化定制商品的成本必然是大于流水線商品的,而目前的3D打印市場依然很年輕,銷售額微乎其微、市場培育不足、尚未形成規模,不論技術成本、研發成本、設備成本、材料成本,還是人工成本均價格不菲,這些都是目前3D打印面臨的困境。
但是,Alice Taylor相信,3D打印市場同樣會遵循摩爾定律,隨著技術進步帶來的生產成本的逐漸降低,玩具零售商的日漸式微,再加上智能手機以及平板的大規模普及,一個屬于3D打印的玩具時代終將來臨。
前景美好
盡管曾遭到外界的質疑,也曾遭到香櫞等做空機構的唱衰,但3D打印的前景無疑是美好的。
今年年初,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表達了對3D打印技術的重視,“3D打印有可能顛覆我們生產幾乎所有產品的方式。”奧巴馬同時表示,政府計劃在未來4年中,在全美1000所學校配備3D打印機和激光切割機等數字制造工具,以培養新一代的系統設計師和生產創新者。這無疑將3D打印從媒體層面熱捧推向了國家層面重視的高度。
此外,正如美國得克薩斯州大學的教授大衛·柏瑞爾所認為的,全球制造業產業鏈從最初的原材料處理、設備制造直到最后的打印應用與服務,即使只有一小部分消費品通過3D打印的方式來制造,這也將是一個萬億規模的巨大市場,而目前,3D打印只占其極為微小的一部分。
相較在民用領域發展的遲緩,3D打印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卻早已發展多年。“其實3D打印技術一二十年前就開始應用于汽車、航空航天模型設計,那時叫‘快速成型’技術。隨著消費者對3D電影、三維圖像軟件等立體圖像的消費需求飆升,以及本市在科研、裝備制造上的進步,3D打印離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越來越近了。”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主任陳東亮說道。
如今,工程塑料、尼龍、樹脂、石膏粉等3D打印材料越來越豐富,3D打印產品的種類也愈加繁多,遍布日常消費品、建筑、電子元件等眾多領域。可以說,3D打印技術是制造方式和手段的革命化創新,代表著未來制造業信息化、智能化的發展方向。
雖然眼下3D打印的主要目標群體仍是專業領域人員,但科技的進步、技術的普及,讓專業群體和業余群體的差距不斷縮小,3D打印必將逐步從專業領域走入百姓日常生活,從而在消費級市場大有作為。
同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個性化的追求也不斷加深,而3D打印恰能實現個性化產品定制的革命性轉變,同時也讓不少喜歡自己動手DIY的用戶找到了新的技術與工具。#p#分頁標題#e#
“我相信隨著3D打印技術的發展,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新工藝、新材料、新裝備的出現,3D打印也將能更好地滿足用戶的所有個性定制需求。”北京上拓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營銷總監邵先生如是說。
國內3D定制
作為全球關注的前沿技術,3D打印在國內同樣受到重視,工信部就曾公開支持發展“增材制造技術”,即3D打印技術,并表示正在制定3D打印產業的戰略規劃,會盡快公布。
而國內首家“叁迪網3D打印照相館”的落地,則讓普通百姓近距離地接觸到了這一科技味十足的技術,讓3D打印技術在消費級領域中的普及有了先決條件。
叁迪網是北京上拓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聯合推出的在線3D打印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為想打印3D模型的設計師、企業客戶、個人提供在線自助式的3D打印服務,而“叁迪網3D打印照相館”則相當于是叁迪網的線下形象體驗店,為3D打印技術走進普通百姓提供條件。
叁迪網CEO張樂奎表示,在未來,個人消費將是3D打印的一個巨大市場,3D打印不會只停留在工業應用層面,3D照相館的推出,勢必將會在2013年掀起個性化定制市場的一股旋風,引領時尚消費潮流。
而北京工業設計促進中心的相關負責人也表示,3D照相館的推出, 標志著在國內3D打印已開始從工業應用走入百姓的生活,這對推動整個3D打印產業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在3D打印照相館中,數字化三維掃描技術和3D打印技術相結合,為用戶打印出立體逼真的彩色人物模型,頭發、眉目、膚色等都十分逼真。其實,三維掃描儀便相當于傳統的照相機,而處理好的3D數據模型便相當于“底片”,3D打印機則相當于沖洗底片的“暗房”,只不過在這里客戶最終拿到的是一個精致的立體人像,這也將人類照相從“二維平面”引向了“三維立體”。此外,客戶還可以自己動手把自己的形象和其它三維形象,如喜歡的動漫人物結合,創造出獨一無二的立體模型,親自打印,隨后帶走。
“3D打印照相館除了提供3D真人模型以外,還可以為人們定期掃描并存儲全身數據,為將來定制衣服,鞋子,內衣,眼鏡等提供獨享的個性化數字定制服務。” 上拓科技的負責人介紹道。此外,只要是你能夠想象到的或是現實中已經存在的東西,如花瓶、戒指等,都能在3D打印照相館里被打印出來。
盡管目前3D打印的成本依然較高,普通消費者接受程度普遍不高。“但我們認為這是一個有著巨大發展空間的市場,而隨著技術的發展,3D打印的成本也將會越來越低,也將能更好的滿足用戶的個性化定制需求,我們相信會有更多的公司加入到這塊市場!”邵先生充滿自信地說。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