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研院主導的“雷射積層制造產業群聚”,成功連結相關產業廠商,積極搶進被喻為下一波革命的3D打印技術,并已兵分五路,在文創藝術、醫材、模具、周邊與原件、材料與設備等不同產業類別,陸續開花結果,雷射應用儼然已成為南臺灣另一個亮點產業。
以工研院雷射技術為平臺,宣誓跨進3D打印產業,工研院在六甲院區舉辦“雷射積層制造產業群聚”大會,現場展出世界第2臺,以雷射積層打印出的小提琴演奏,以及以3D金屬打印成醫材、模具、文創應用藝術、及周邊與原件、材料與設備等5大類別產業的各種精密成品。
工研院南分院執行長徐紹中表示,積層制造技術被預測為新一波的制造革命,雷射金屬積層制造技術采用逐層堆積制造方法,由傳統減法式制造改變成加法式3D制造,由塑膠材料進展到金屬材料,也從原型制作進化成實際產品制作。
運用3D打印產業,可大幅縮短復雜工件之制作工期,免除多道制程以及轉換加工機所需的時間,使制造方式進入批量客制化,大幅提升制造效率,該打印新技術在全球不景氣中市場逆勢快速成長,這個巨大的影響,臺灣產業不能忽視,值得廠商共同來投入。
相關人士指出,近年來3D打印技術成長飛快,雷射是積層技術的關鍵,其應用領域市場非常大,希望借由這個技術帶動光學、機電、制程、材料及設備的高值化,與南部光電、精密機械、模具、醫材、文創藝術等產業連結,將南臺灣打造為先進雷射技術及衍生應用產業群聚的“雷射光谷”。
“雷射積層制造產業群聚”是雷射光谷第1個成立的群聚,工研院今年初完成臺灣第1個金屬雷射積層實驗室,經過半年來的推展,已協助臺灣廠商相繼投入模具及醫材積層制造,后續將陸續推動雷射源、精微檢測等雷射相關產業群聚,期待在產官學研齊力推動下,讓雷射應用成為南臺灣另一個亮點產業。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