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首個涉及高端光學元器件——變形鏡制造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邁出重要一步。昨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牛憨笨、清華大學深圳研究院院長嵇世山、清華大學精儀系副主任季林紅教授等專家聚首東莞,對東莞市蘭光光學科技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共同承擔的變形鏡項目批量生產能力進行了論證和評估。評估組一致認為,蘭光光學已經具備了該項目實現批量生產的基本條件。
市科技局副調研員肖錚勇表示,該項目符合“科技東莞”的發展要求,對國家高科技產業、地方經濟建設具有重大意義,企業要以本次評估為契機,盡快列入政府“一事一議”重大項目,爭取更多的專項資金扶持,并不斷完善項目,力爭盡快產業化,并進一步將產學研合作做深做大。
據了解,變形鏡批量生產中的關鍵技術能夠直接運用于大量民用領域,對東莞產業發展具有較強的輻射能力,將帶動東莞激光器產業整體發展水平邁上新的臺階。
變形鏡是大型激光裝置中的關鍵技術
昨日,評估組聽取了清華大學關于《變形鏡技術研制狀態與對批量生產的要求》和蘭光光學公司的《發展規劃》及《為建設變形鏡生產線所開展的工作》三項報告,并對變形鏡生產車間進行了實地考察。
清華大學相關負責人介紹,變形鏡制造技術是現代高精度大型激光裝置中的關鍵技術,也是開發新型、潔凈和可持續的民用清潔能源的關鍵技術。
項目從2002年開始研發,到2011年工程樣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已在設計、制造、集成調試、控制和檢測等五大類技術中取得重要突破,全套制造工藝流程也已初步定型,下一步將面臨批量生產。
事實上,該公司一直將該項目作為產業轉型發展的突破口,在組織結構、廠房建設、設備購置、人才隊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前期已投入了大量資金,購置了¢600mm口徑干涉儀等關鍵設備,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品質量控制體系。
同時,牛憨笨院士也指出,由于項目技術難度大、要求高,資金需求量大,該公司目前距離完整的生產線要求尚存差距,比如欠缺大口徑鍍膜機、磁流變拋光設備、多槽超聲波清洗機等高精密大型設備,需要進一步投入。
評估組建議該公司應盡快建立健全、深化完善產學研結合的實踐機制;清華大學應進一步加強技術指導、加快工藝轉移、人才培養;校企雙方應加強協同創新,以保證該項目批量化生產的順利實施。
有望帶動東莞整個激光器產業的升級
蘭光光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專業從事光學器件及產品科研、生產、銷售的高科技企業。其前身是一家生產天花板裝飾材料的傳統企業。在該公司董事長毛衛平看來,此次與清華大學合作,承接變形鏡批量生產項目也是該公司從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向高科技型企業轉型的關鍵。
據了解,“變形鏡”是集光機電為一體的高科技含量的產品。該項目是清華大學通過承擔國家重大專項任務,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已具備進一步實現產業化的技術基礎。該公司就該項目與清華大學進行產學研合作。
目前,該公司已投資2000多萬元用于首條生產線的設備購置及體系建設,項目運行后年產值有望達到5億元。
除此之外,該公司項目“工業用高功率固體紫外激光器”、紫外光學設備等也有巨大的市場潛力,而通過介入大型科研項目,也將加快企業向高端制造業轉型的步伐。
據了解,變形鏡每套價值高達100萬美元以上,并且作為長期運行的易損耗產品,每年還需要10%的備件,市場潛力巨大。
此外,變形鏡批量生產所需的關鍵技術,有望輻射和帶動東莞整個激光器產業的升級。據介紹,變形鏡批量生產中的關鍵技術能夠直接用于大量民用領域,因此對當地產業發展具有較強的輻射能力。“目前華南地區的激光設備出廠臺數占全國的70%以上。”專家指出,這一項目投產后也將帶動東莞乃至華南地區工業激光器行業上一個臺階。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