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共同體分別是山東省激光裝備創新創業共同體、山東省無機功能材料與智能制造創新創業共同體、山東省聚合物新材料創新創業共同體、山東省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山東省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應用創新創業共同體。
從功能需要看,5家共同體分別側重解決一個困擾山東省產業發展的核心問題,激光裝備創新創業共同體側重推動產業升級,無機功能材料與智能制造創新創業共同體側重培育新興產業,聚合物新材料創新創業共同體側重壯大產業集群,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著重解決海洋科技成果轉化貴、轉換難等問題,培育海洋經濟新動能,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應用創新創業共同體側重促進產業鏈延長和交叉融合發展。
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唐波介紹,山東省激光裝備創新創業共同體由濟南高新區智能裝備產業發展中心牽頭建設,突出“政”的主導作用,以激光技術應用為突破口,超前布局激光醫療、激光再制造等產業,加快培育千億級激光晶體材料及元器件和激光器產業集群,努力將濟南打造為比肩武漢、深圳的“中國激光第三極”。
濟南市高新區管委會黨工委副書記、國家信息通信國際創新園服務中心常務副主任焦衛星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山東省激光裝備創新創業共同體的建設主體是“濟南高新區智能裝備產業發展中心”,作為高新區專業園區之一,負責智能制造與高端裝備產業的發展。共同體現有成員單位約20家,其中濟南市最大的三家激光裝備企業均為共同體成員單位;省內激光領域科研水平高、力量強的單位——山東大學晶體所、齊魯工大、省科學院激光所等也為共同體成員單位。另外還有金融、科技服務、知識產權等機構的加入,共同組成“政產學研金服用”的創新創業體系。
另據了解,在濟南高新區規劃建設“北方光谷——國際激光產業園”,一期工程將在年底前開工建設。“共同體是開放、協同、合作、創新的組織,根據產業發展需要、產業環境變化,不斷創新發展,不斷探索創新性的做法。在共同體帶動下,激光產業產值在建設期內翻一番。”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