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光谷這片創新的熱土上,帝爾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帝爾激光”)正以一束束激光之光,照亮著中國“智”造的未來之路。
“舍得在研發上投放資源,是企業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6月7日,帝爾激光總經理助理葉先闊在接受長江日報《在場》專欄記者采訪時給出這樣一組數據:2023年,帝爾激光的研發費用達到了2.51億元,占全年營收的15.58%,較之前一年實現了超90%的驚人增長。進入2024年第一季度,研發費用再次以超過60%的增速,達到了6996萬元。這些不只是數字的累積,更是帝爾激光對于科技創新的堅定信念和執著追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眾多追“光”人從光谷啟航,逐夢全球舞臺。這家從光伏行業啟航的光谷企業,如今已駛入半導體、新型顯示等科技新藍海。
自主研發下一代封裝先進設備
來到帝爾激光位于武漢光谷的智能生產車間,記者看到,激光束在精密設備的操控下,如同無形的畫筆,在指甲蓋大小的玻璃基板上勾勒出100萬個微孔,使用金屬填充后,就能串聯起復雜的集成電路“高樓大廈”。
每一束光的落點,都是技術創新的見證。據了解,目前,我國科學家團隊在玻璃基封裝技術研發領域實現重要突破,有望助力我國芯片制造“彎道超車”。而實現這一“玻璃基板上造芯片”技術突破的關鍵設備——玻璃通孔激光設備,正是帝爾激光自主研發。
葉先闊形象地比喻,封裝就像是為芯片這座“微型城市”構建安全高效的“社區”。隨著科技的進步,傳統材質的“地基”漸漸顯得有些局限了。這時候,“玻璃基板”就像是一種更平整、更結實、更穩定的新型“地基”。
他介紹,公司在激光裝備領域深耕16年,具備深厚技術功底。此次研發的玻璃通孔激光設備,核心參數“徑深比”可達1:100,具備世界領先水平,在下一代封裝浪潮中大有可為。
專注原始創新,研發費用逐年增長
在研發實驗室,記者看到技術人員正通過顯微鏡仔細觀察一塊經過激光處理的樣品,每一次細微調整后的測試結果,都可能成為下一個行業突破的關鍵。實驗室負責人介紹:“我們正嘗試將激光技術應用于更廣泛的領域,每一次嘗試,都讓我們離未來更近一步。”
近年來,帝爾激光在研發費用上的投入逐年增長,占當期營業收入比例也直線上升。在高速增長的背后,關鍵是掌握了核心技術,不盲目跟風市場。“創新是帝爾的制勝法寶,公司將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的策略,不斷加大研發投入,保持技術上的領先優勢。”葉先闊說。
為加大自主創新,帝爾激光在武漢和無錫都設立了研發基地,并在新加坡等地設立海外研發中心,吸納高端人才,匯聚世界多民族智慧,持續推出全球首創的激光加工解決方案。
目前,公司擁有數百項國內外專利,涵蓋激光器、加工工藝、高精度運動平臺等核心領域。未來,帝爾激光將繼續堅持原始創新,重點研發“從0到1”的技術,持續探索激光應用“無人區”,用“光”照亮通往科技強國的夢想之路。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