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不如行動,行動才能成功。川藏·青藏之行的前四天,獵鷹軍團踏上革命圣地遵義、水利鼻祖都江堰、天府蜀地成都、潔白仙地甘孜的土地,在當地,領略山河美景,追尋歷史足跡,感受風土人情,以達到提升心性的目的。
行走篇
8月16日盛雄人順利抵達遵義,一行人上午參觀了遵義會議遺址,從中感悟到每個組織都是在磨難中由幼稚走向成熟,并從黨的勝利中悟出領導方向的重要性。
【遵義會議遺址】
告別遵義后,“獵鷹軍團”驅車480公里前往巴山蜀地——都江堰。旅途中,大家不免有些疲憊,然而沒有什么問題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當日下午,到達都江堰后,“獵鷹軍團”共享美味火鍋,結束了這一天的行程。
【都江堰】
8月17日上午,“獵鷹軍團”參觀了都江堰,成都的杜甫草堂和武侯祠,更進一步感受巴蜀文化的獨特魅力。從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造中,可以明白當問題來臨,堵或是熟視無睹,是沒有用的,而是應該去疏通。大家對李冰、杜甫和諸葛亮的種種事跡感觸頗深。拜訪武侯祠,能夠懂得團隊組織人才梯隊建設和長期培養的重要性。下午時分,“獵鷹軍團”驅車300公里輾轉下一站,康定。
8月18日的康定之行,可以說是險象環生,隊伍中的3臺車先后出現故障。最后,大家集思廣益,決定分成三路走,繼續旅程。康定—雅江—巴塘,最美的風景總在路上。
在路上,“獵鷹軍團”偶遇一位環游全國的騎行者。據騎行者說,他22歲,從安徽出發,已經騎行了一個月。他說:“想趁年輕的時候,做點有意義的事情。這樣以后回憶起來,還是覺得做得有價值。”
思考篇
跳出舒適圈,突破自我,在往后的工作生活中能更好地行動。豐富見識,有助于形成正確的人生觀。此行也培養了伙伴們的團結協作、堅持不懈的精神,同時也凝聚了組織的向心力。
——甘松清
全國自駕出行,更多的是增進同事之間的了解,互相學習,同時欣賞沿途的風景,了解當地人文氣息,開拓自己的眼界。對自己的啟示是,帶團隊做項目,要多聽取他人意見,學會篩選,擇其善者而從之,學會關心團隊成員并傾聽內心,同時不斷提升自己品性!
——申龍
接下來的旅程,我會全身心投入到行程中,暫時拋開工作。相信無論是在公司,還是在旅行,我都會得到歷練。西藏是個我一直期待的地方,今天有幸付諸于行動了,雖然有對高反的擔心,但心中還是渴望藍天白云,廣袤天地。
——黃川
感受當下,珍惜眼前。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繁榮和沒落,時代在變遷,跟不上變化就會被淘汰。旅途中不僅有大山大河,也有身邊的同伴,每次的出行都會發現同事的另外一面。自己的見識還不夠,此次的萬里行是一個見世面的好機會。
——楊芳
心中對此次旅行抱著憧憬和期待,希望通過這次行程感受大草原的廣闊無垠,體驗在草原上的策馬奔騰。我懂得了行萬里路前要做到讀萬卷書的重要性,通過閱讀有了一定見識,才能結合行走去感悟,才能轉化成自己的經驗。
——黃偉俊
【8.17都江堰影】
三天的經歷,讓我有了心態的轉變:從這三天交接工作的正常進行,感悟到,要把自己定位成一個管理者,學會抓住工作的重點。同時,我反思自己要學會分解手里的工作,相信新同事,有人接手自己的工作,自己才會有時間和精力去應對新的工作和挑戰,自己的能力才能隨之得到更大的提升!
——周欣
組織團體旅行,玩是必須的,但不能傻玩,途中肯定有大好風景河山,也有艱難險阻,邊走邊看,自然會把這都收納在心中。
——李光輝
【8.17武侯祠影】
這三天我非常開心,因為我很多年沒有像這樣和兒子一起旅游了。出來一趟,我們要明白公司的要求是什么:我們該怎么做。我認為“行走+思考”其實就是升華自己的一種方式。
——趙遠成
此次活動是一個放空自我,與同事深入相處的一個過程,多一些思維的碰撞,打開自己的眼界。李冰之所以能將智慧轉為實物,因為他有公心,具備一定的領導能力,手下都服從他;杜甫和諸葛亮,為了做正義的事,經歷了很多挫折才被記入歷史,所以沒有什么事情是一蹴而就的,要耐得住寂寞,在不斷的經歷中總結和反省。
——張丹丹
【8.18康定影】
我對都江堰有進一步的認知。“筑壩分水,修渠引水”將岷江水流分成兩條,其中一條水流引入成都平原,這樣既可以分洪減災,又可以引水灌田、變害為利,從中反思工作中是否可以將不利變為有利。
——吳從友
海拔、困難都不是借口和理由。
生活以成敗論英雄,
所以必須做強者。
想要成大器,
就容不得膽小怕事。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