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晏縣行政單位職工和創客在學習3D打印技術。
3D打印實訓基地的工作人員正在講解3D打印的技術。
最近有一件事,一直讓海晏縣手工藝師多杰才什旦高興不起來。
傳統工藝品牦牛角魚擺件,很受買家喜愛,但現在越來越難找到符合魚形狀的牛角。就在多杰才什旦一籌莫展之際,山排鬧落給他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可以用3D打印制作牛角魚擺件。拿到打印好的擺件后,多杰才什旦興奮的不得了,“太好了,太神奇了,這可解決了我的大難題!”
2017年12月,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引進上海數造機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3D打印技術,建立了青海省首家3D實訓基地,對海晏縣黨員干部、企業骨干以及創業青年和學校師生,不定期開展培訓工作。
經過培訓,回鄉創業的大學生華旦和山排鬧落,在海晏縣政府的資助下,2018年7月在海晏縣綠色文化科技產業園,創立了海晏縣思創科技服務有限公司。
南靠青海湖,北近祁連山,又處湟水之源,對于海晏縣來說生態才是最大的價值所在。在保護生態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是擺在海晏人面前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以綠色為引領,在綠色發展中拓展轉型升級的新局面。這樣一來,海晏縣高耗能的工業企業取締轉型,以綠色、科技、能源、環保的定位來發展新型產業,科技含量高、綠色環保,成了現有企業、要落地企業,以及今后要引進企業發展的首要要求。
3D實訓基地(上海數造)的建立,是海晏縣委縣政府進一步落實轉型升級和發展高新技術的重要舉措。
伴著冬日暖陽,走進海晏縣綠色文化科技產業園,這里基本聚集了海晏縣所有的綠色產業。來到產業園一樓內的海晏縣思創科技文化服務有限公司,山排鬧落他們正忙著在電腦上給產品建模,做打印前的一些準備工作。
“我們有桌面機和工業機兩種打印機器,你看這個樹脂模型是使用工業機打印出來的。”山排鬧落從公司展柜里,拿出一個打印好的模型展示道,他們前段時間還為當地餐飲公司,打印了做糌粑的模具。
目前山排鬧落他們公司處于產品的全面研發階段,展柜里還有一部分產品是運用“3D水晶激光內雕”技術,做出來的原子城紀念館系列和西海郡博物館展品相關的文創旅游產品。今年山排鬧落他們將與原子城紀念館和西海郡博物館合作,在館內開設專柜銷售這些紀念品。
3D打印,不僅解決了多杰才什旦制作工藝品的難題,還幫助海晏縣金灘鄉東達村,打印出了村里發展用的沙盤……從旅游景點、到企業、到牧區,3D打印技術的引進,為當地農牧民帶去了先進的科學發展理念,為當地企業自主研發新產品開辟了新的途徑。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