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賽固態激光雷達Pandar GT
禾賽科技CEO李一帆在媒體撰文宣布了這一消息。在文章中,李一帆把汽車行業的激光雷達客戶分為兩派:
一派是測試派客戶,最大的特質是“量少,錢多,著急”。他們中,偏早期一些的是買幾臺做研發和開發,收集數據,驗證系統。成熟一點的客戶會買幾十到幾百做小批量的運營,簡稱Fleet Service(比如做無人出租車運營的RoboTaxi)。
這類客戶特別急,因為他們開發的時間都是按周規劃的,無人車是一個很大的系統,激光雷達不到位,系統就沒法搭建。他們希望雷達線數越高越好(提高系統安全和冗余),對價錢相對不敏感(往往單價在數萬美金)。因此,機械激光雷達是此類公司最主流的選擇,當然他們同時也希望考慮固態激光雷達,前提是產品足夠成熟。
一派是整車廠派,最大的特質是:“量大,錢少,標準高”。縱觀全球頂級汽車廠,都有既定的第一批LEVEL 3以上功能量產車下線時間(SOP – Start of Production),從2019-2022不等。同時汽車公司對成本控制極其嚴格,幾百美金是他們能接受的價格上限。他們要求產品滿足苛刻的車規認證,只要一條不滿足,整車廠都不會承擔這個風險。由于這些條件的限制,他們往往只能考慮固態激光雷達。由于市場上目前并沒有出現可以滿足所有要求的固態產品,也因此給諸多固態激光雷達公司留下一個群雄逐鹿的機會。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2016年初,禾賽開始了固態激光雷達Pandar GT的研發和驗證工作,他們為產品設立的目標是一款面向車規量產的固態激光雷達。
據李一帆介紹,市面上現有的激光雷達方案都存在很大的瓶頸,傳統光相控陣OPA功率受限無法滿足距離要求,MEMS方案一致性和產品壽命始終無法保證,Flash系統的輸出能量限制,不可能超越單點測距的系統。
在綜合了各個方案的優缺點之后,禾賽獨創了一種激光雷達的固態成像辦法,并認為這種方案是唯一可以在車規的前提下實現所有功能指標的固態激光雷達解決方案—— ZOLO(Zoomable Light Oscillator)技術。
禾賽方面沒有透露這款產品的技術詳情、具體參數和目標價格,而是重點介紹了產品在設計工藝、測距性能和動態視場角方面的表現。
在產品設計工藝方面,Pandar GT在不犧牲性能的前提下,將整個激光雷達總零件數由超過1000件降低到少于100件,來達到大幅降低成本并提高系統可靠性的目的;整個光電成像系統為了保證最優化的光電信噪比,幾乎重新設計了所有的核心元器件,而沒有依賴現成的組件;產品在每一個環節上進行了可行性和可靠性驗證,環境溫度、震動和電磁干擾EMC測試。
在測距性能方面,禾賽提到了自身在激光發射接收的光學優化設計,超高信噪比電子系統和反射光模式識別算法方面,擁有多年積累。并展示了Pandar GT室外測試時,對100m外車輛的探測情況。
在動態視場調整方面,Pandar GT所成的像在垂直方向上不是固定的線數,而是一個動態可調的范圍。視場角FOV、角分辨率、甚至中心區的朝向,都是可以在激光雷達使用中進行動態變化的。李一帆打了個比方,以前的機械激光雷達有點像行車記錄儀,角度和分辨率都是固定的,遠處的物體太小就會看不清。Pandar GT像是給了你一個望遠鏡,而且是可以調焦距的望遠鏡,如果發現前方遠處地上有不明物體,不僅可以把望遠鏡轉向那個物體,還可以很多倍地放大那個物體,給感知系統足夠多的數據,一次看個清楚。
除了固態激光雷達Pandar GT,禾賽科技于今年4月發布了用于自動駕駛的40線混合固態激光雷達Pandar40。據禾賽方面的消息更新,過去一年的時間里,在滿足人眼安全標準的前提下,Pandar40的測量遠距性能從早期的100m@40%反射率,更新到了最新一版200m@20%反射率。目前Pandar40已經在國內外數十家自動駕駛公司的無人車上裝車測試。
禾賽的第一款激光雷達產品——Pandar40
禾賽科技于2013年成立于美國硅谷圣何塞,2014年落戶上海,主營業務為自動駕駛激光雷達,激光天然氣遙測系統等。今年5月,禾賽獲得了由Pagoda Investment領投,將門創投、磐谷創投及遠瞻資本跟投的共計1.1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