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電鍍是工業中廣泛應用的基礎工藝,存在于眾多行業中,作用于產品的裝飾、防護及表面其他功能、性能的生成、改性及優化,曾經是國民經濟中重要的的工藝行業。然而,電鍍也因為產生高污染而讓人“談之色變”。 在電鍍生產中,常使用大量化學物質和各種重金屬、能源和水,資源利用率比較低,這就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廢液、廢氣和廢渣,且這些污染物不可降解,對周圍環境危害嚴重。此外,電鍍加工過程中需要使用硫酸等腐蝕性有毒物質,對人體健康也會產生極大的危害。
據統計,我國的電鍍行業每年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包括4億噸含重金屬廢水、50000噸固體廢物和3000萬立方米酸性氣體,盡管目前70-80%的國有電鍍廠建立了污染控制設施,然而大部分處理設施已經過期且不能正常運轉,最為嚴峻的現狀是,中國多數鄉鎮電鍍企業幾乎沒有污染控制措施。
目前,國內替代電鍍技術的解決方案主要為激光再加工技術,該技術逐漸成為新的行業發展方向。該技術核心在于利用激光熔覆技術代替電鍍硬鉻,用激光淬火替代高頻淬火、中頻淬火,同時利用激光技術進行滲氮表面處理,不僅有效控制了電鍍的污染問題,還大大節省了生產成本,整個修復過程不受作業環境的影響。
據了解,國內目前激光再加工技術日趨成熟,且完全可以替代電鍍技術。以國內激光再加工領軍企業必盛激光為例,其激光熔覆技術可使液壓立柱等機械裝備的使用壽命延長3-5倍,而用電量僅為15度/小時,耗能是傳統電鍍技術的近1/10。必盛激光積累了大量的現場激光修復經驗,已將激光熔覆、淬火等表面處理技術成功應用于汽車、煤炭、鋼鐵等行業的批量生產中。公司采用領先的自動化控制系統等附加功能,可提供各種特殊工況下大型零部件的強化及現場維修方案。“我們不僅提供激光設備和粉末材料,還是技術應用的提供商。”必盛激光CEO王曉飚表示,只有技術的不斷升級和變革,才能帶來生產效益的提升,這也是必盛能夠領先同行業的重要法寶。
目前,必盛激光的技術設備為攀鋼集團、陜鼓動力、陜煤集團帶來了生產效益的極大提升,并已在西安、攀枝花、延安、運城、高平、長治建立了研發加工中心。激光再加工技術替代電鍍技術現已成為業界共識,其低成本、零污染、壽命長、耗能低的特點受到市場認可。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