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西方一直將中國的技術進步歸結于模仿,不承認中國科研能力的提升,只是一味試圖加強封鎖,以阻撓中國發展,可惜談不上什么效果,相反伴隨著技術進步,中國在許多領域走到世界同行的前面,偶爾也對西方進行封鎖了。
激光為最具影響的技術
如今我們也能聽到,西方媒體有關突破中國技術封鎖的喜報,比如:KBBF,又稱氟硼鈹酸鉀晶體。中國非常重視基礎研究領域,并在多個領域取得世界領先的位置,其中就包括在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KBBF晶體為繼硼酸鋇、三硼酸鋰晶體后的第三個重大成果,中國的研發團隊花費十幾年的研究才取得成果。20年前,即1996年時,中國使用自主研發的KBBF單晶體首次成功實現深紫外諧波光輸出,突破了全固態激光200nm的壁壘,這是它能夠將激光轉化為無可比擬的176納米波長(深紫外)激光,從而可以制造出深紫外固體激光器。
中國科學家展示研究成果:KBBF晶體,別看很小,卻意義不小
該晶體從本世紀初開始被應用于超高分辨率光電子能譜儀、超導測量、光刻技術等前沿科學研究工作,對微納米加工、生物醫學、激光電視等,由于用途廣泛,作用大,故被美國定位為:戰略性物質!
中國研究出該晶體之后,除了國內的技術研發應用外,也以相當便宜的價格向國外科研機構提供,可是隨著研究的深入,尤其是在激光技術方面,包括“大功率和超快激光”應用方面,直白一點就:激光武器,其價值變了,故而中國從2009年起,也就是8年前,停止出口,等于對外實行禁運。
2009年美國《自然》雜志文章《中國藏起了這種晶體》報道中國禁運KBBF晶體
美國一邊提出抗議,以前總對中國禁運,被中國封鎖不習慣了,一邊加強進行技術攻關,美國花了7年,才一舉突破中國技術封鎖。2016年2月,美國APC,又稱先進光子晶體公司宣布:已經開發出有完全知識產權的KBBF(氟硼鈹酸鉀)晶體,是目前美國國內能夠生產該戰略性物質的唯一廠家,其產品質量已經達到、甚至在某些方面超過了中國企業生產的同類產品,且生產成本遠低于中方此前出售(給美國)的價格。
美國公司發布的喜報,中國的禁運被突破了
中國的禁運讓美國憋7年之久,雖然美國終于放大招,以自主研發的方式打破封鎖,終于不再受制于它--KBBF晶體供應的限制,但是不足以影響中國在該技術領域的優勢,我們已經發現了比KBBF晶體更為理想的材料,以至美《自然》雜志相關文章稱:“其他國家在晶體生長方面的研究,目前看來還無法縮小與中國的差距。”
中國的科研實力相當雄厚的
這只能算是一個開始吧,隨著中國技術的進步,對西方的技術封鎖項目只會越來越多,西方應明白,中國的進步不是依賴于“模仿”,而是依賴自已的努力。別人的研究成果如同一道高等數字題的答案,由答案去反推出解題的過程,如果你能辦到,那么說明你的數學水平至少與這個數學題的水平相同,這就是常言所說的:打鐵要靠本身硬,如果你自身沒有領悟能力,那么也一樣什么也弄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