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6月2日,第三屆中國激光技術及產業發展大會于鄭州盛大舉行。大會由中國光學工程學會主辦,中國光學工程學會激光技術及應用專業委員會、哈爾濱工業大學鄭州研究院、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漢威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科學院激光制造研究所承辦,還有多家聯辦單位、支持單位共同組織。
大會伊始,浙江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姚建華主持大會開幕式。他介紹了大會背景,對出席開幕式的主席團嘉賓及各位專家、代表表示熱烈歡迎。
大會主席、中國光學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范國濱院士發表致辭。他表示,近年來,國內科研機構、企業不斷強化自主研發,突破技術封鎖,激光產業鏈逐漸成型。本次會議將聚焦新型激光器和激光應用技術,展望激光技術在航空航天、船舶制造、軌道交通、空間通訊等相關領域的應用前景,共同推動激光科研進步、產業發展、產學研有機結合,多方尋求協作,共謀發展。
大會執行主席、哈爾濱工業大學校務委員會郭斌副主任發表致辭。他強調,本次大會旨在對激光技術及產業發展中的熱點議題和痛點難題開展深入交流,共同促進激光領域理論創新、關鍵技術攻關、核心基礎設備研發、標準制定和應用領域拓展,建立以高校、科研院所及重點實驗室引領的激光創新技術生態鏈,為工業、科技和民用等應用領域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激光裝備,逐步實現高端激光設備的國產化獻計獻策。
本屆大會設立1個主會場,4大技術專題、7大產業專題分會場,開展5場大會報告、200余場專題報告,同期舉行成果展示對接、項目路演等多項活動,吸引了全國激光產業領域數百位行業專家、企業家、知名機構代表參會。
各位與會嘉賓圍繞半導體/光纖激光材料、器件及激光器,人工晶體材料及全固態激光器、超快激光、激光通信、激光雷達、激光微納制造、激光表面改性與增材制造、激光清洗、激光焊接、激光檢測與測量等前沿領域的技術創新、產業應用及發展趨勢進行深入分享交流。
激光被譽為“最快的刀”、“最準的尺”、“最亮的光”,是20世紀以來繼核能、電腦、半導體后人類的又一重大發明。激光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浪潮中的重要一員,是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性方向。其以高精度、高效率、抗干擾等自身優勢,已在全球軍事、工業、醫療、通信、商業、民用等諸多領域得以廣泛應用。
激光檢測與測量產業發展迅速,相關技術在氣體微小泄漏檢測、氣體濃度檢測等方面有強大優勢,已經在工業、商業領域廣泛應用,并逐漸向民用領域加速滲透,蓬勃發展。
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山西大學激光光譜研究所馬維光教授,在“腔增強激光吸收光譜技術及其在溫室氣體監測中的應用”領域擁有豐富經驗。他表示,激光吸收光譜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在氣體探測領域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相關傳感器必然會走向普及,并朝著更高的靈敏度、更好的選擇性以及更多的氣體檢測種類方向發展。高校與企業之間應緊密交流合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推動技術革新與產業化應用落地。
漢威科技集團研究院副院長做《高靈敏全量程激光氣體傳感設備研制及應用》主題報告。市政燃氣、石化等行業在檢測甲烷泄漏時,存在高靈敏度、寬動態范圍不能兼顧的問題,他深入介紹了基于波長調制可調諧半導體激光吸收光譜技術自主研發的高靈敏、全量程甲烷檢測系統。該系統具有體積小、功耗低、響應迅速的優點,可滿足便攜氣體檢測設備高靈敏、全量程的檢測需求。
漢威科技集團成都研發中心技術總監做《激光光譜技術在原位氣體檢測應用中的發展——直接吸收法的應用和優勢》主題報告。他詳細分析了直接吸收法激光光譜技術在工業在線氣體分析領域的技術優勢與應用。
在新時代的浪潮下,大力發展激光技術及產業已經成為行業共識,政、產、學、研、用,各界將協同發力,不斷壯大產業鏈生態集群,聚焦原創性創新,提高技術壁壘,加速產業落地,搶占國際市場領先地位,共同開創激光產業新格局,深度賦能各終端應用領域的高質量發展。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