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量產和供貨這件事上,Velodyne眼看要被國產激光雷達廠商將一軍。
著名激光雷達廠商Velodyne在上周宣布“設計出”了成本“有望”降至50美金的固態雷達“集成電路”。并配上了一張該產品與25美分硬幣的對比圖——高度集成的電路板大小相當于25美分硬幣上華盛頓畫像的鼻子大小。

這一公共表達打了一個巧妙的擦邊球,給人以強烈的暗示“Velodyne已經研發出低成本的固態激光雷達”。
但事實并非如此。Velodyne與EPC(Efficient Power Conversion Corporation,中文名宜普電源轉換公司,一家專注于氮化鎵集成電路及半導體產品的公司)合作推出了這一“集成電路”產品,而該產品并非是一個激光發射器,而是激光發射器的驅動器——簡單的說,這就是一個電源(開關),或者說,是一系列控制指令的電子開關集合。
所以,這條最近發生的新聞的真相是,Velodyne與EPC合作設計了一個更小型的、低成本的,用于激光雷達的,驅動激光發射器的驅動與電源管理模塊。當然,Velodyne也許確實計劃將這一“集成電路”模塊用于未來的固態雷達產品,固態雷達也確實需要體積更小,集成度更高的電路板。__但設計出了控制固態雷達的開關電路,和開發出了固態雷達之間的差別,堪比“我家有醋誰家借點螃蟹”。
一、2016年整個無人駕駛行業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Velodyne的出貨量也大幅度提升。但在業務擴張的背后,Velodyne并沒有好好把握這一年的市場機遇。此前的先發優勢在2016年停滯不前。尤其是在8月份獲得百度和福特聯合投資之后,無論是在技術產品還是在工業生產上,都不能算是給出了優秀的答卷。當Velodyne慢下來時,Velodyne的競爭對手們卻在無人駕駛領域快速追趕。也許兩個季度后,Velodyne就要被來自中國的激光雷達廠商所超越。
在12月將固態雷達與集成電路混淆視聽之前,Velodyne在9月份發布的混合固態激光雷達新品也差強人意。從參數上來看,這款“高分辨率”16線激光雷達基本沿用了Velodyne此前16線激光雷達的元器件,但將垂直可視角從之前的30度縮小到了20度,以實現“高分辨率”。

這意味著,Velodyne在多線激光雷達的角分辨率從此前的2度縮小到了1.33度。但事實上在此前半年Velodyne曾宣稱要將角分辨率做到0.33度。9月份將遠未達到預期的產品正式發布,也意味著Velodyne沖擊更小角度分辨率的嘗試被階段性放棄了。
這對Velodyne的高端客戶來說不是什么好消息。事實上,“角分辨率0.33度”這一指標正是直接來自Velodyne的客戶。那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無人駕駛領軍企業,他們提出需要一款分辨率更高的激光雷達,要求激光線束非平均排列,中間密集兩邊稀疏、最密集處角分辨率達到0.33度。而最終Velodyne交卷的是一個原有16線激光雷達的改良版本,而且參數遠未達到預期。
在中國激光雷達企業速騰聚創的創始人邱純鑫博士看來,將角分辨率做到小于1度確實是極大的挑戰,取得突破并不容易。但速騰聚創經過一年的探索,已經在滿足客戶最新需求的小角度分辨率方面取得突破。
“相鄰激光線束之間夾角更小,意味著投射在側面的激光線束更加密集,得到的描述汽車行駛中相鄰交通環境的數據就更豐富準確。”邱純鑫博士介紹說,“激光線束非平均排列,可以使得16線激光雷達采集有效數據的效率逼近64線激光雷達,而成本則大大降低,這是汽車廠商的訴求所在。所以速騰聚創的研發方向并沒有追求線數數量,更在乎產品穩定和更小角度分辨率。”
Velodyne在今年9月推出的“高分辨率”激光雷達新品未達客戶預期,不禁令人猜測是否Velodyne在拓展客戶的同時,研發能力停滯不前。
二、除了核心技術指標研發不得力之外,Velodyne在產品量產上同樣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獲得百度與福特聯合投資后,Velodyne頗有雄心壯志打算在全球尤其是中國市場大規模提高出貨量。但事實上無論是高端的64線激光雷達產品還是16線新品,都大規模遭遇“斷貨”情況。
來自Velodyne代理商的消息是目前預定產品需要等到一個月到三個月不等。考慮到目前車用激光雷達實際的銷售對象是無人駕駛汽車測試部門,“斷貨”現象對車企研發進度的影響巨大,潛在的利益損失不可估量。這與消費電子產品斷貨性質完全不同,如果Velodyne要真正成為車企供應鏈的可靠環節,必須盡快解決量產問題。 而對于國產激光雷達廠商而言,Velodyne量產不力幾乎就是拱手讓出市場。可以說,哪家廠商率先解決量產問題穩定足量的供貨,進行無人駕駛測試的車企會毫不猶豫地更換供應商選擇符合需求的國產激光雷達產品。

邱純鑫博士也解釋了激光雷達量產中亟需克服的主要難點。激光雷達作為精密儀器,其高度依賴技術專家的手動調試和標定,目前沒有現成的制具可以利用。這使得激光雷達要量產,必須革新生產流程,開發新的生產工具。此外,生產和裝配激光雷達需要多種專用原料,比如特別的半導體元件、光學元器件等。這些原料高度定制化,對供應鏈管理提出了極大的挑戰。
在這方面,速騰聚創同樣已經在探索解決方案。一方面速騰聚創已經在著手開發新型的生產工具,__包括高度自動化的生產設備,以及專用的制具夾具等__。另一方面,速騰聚創的工程師們在生產工藝的改善上敢為天下先下,勇于創新,建立了以MES系統為基礎的智能柔性制造生產線。邱純鑫稱速騰聚創的多線激光雷達產品將在2017年第一季度進入量產上半年開始大批量量產,并將很快達到可以備貨充足品質穩定的產能狀態。
在量產和供貨這件事上,Velodyne眼看要被國產激光雷達廠商將一軍。
三、在后有追兵的同時,Velodyne的前景也不那么明朗。Velodyne在12月發布與固態激光雷達有關的消息,似乎表達了其對固態激光雷達形態的肯定。但事實上以提出“混合固態”概念起家的Velodyne在固態激光雷達研究方面并沒有先發優勢。業內普遍認為Quanergy在此領域跑得更快。但即便如此,將激光雷達完全芯片化的創意離落地仍很遙遠,行業內最樂觀的估計是固態激光雷達產品化并落地測試還需要三年時間。
如果Velodyne在賴以立身的“混合固態”產品上被趕超,量產問題難以解決,下一代固態激光雷達遙遙無期的狀況下沒有什么改變的話,危機將很快到來。
2016年中國有多家激光雷達相關的初創企業發聲亮相,更有以速騰聚創為代表的幾家廠商推出國產的多線激光雷達產品,實現了零的突破。
目前速騰聚創已經與超過20家高科技企業、15家汽車廠商進行需求對接,并按一定優先級已經與部分廠商開展深度聯合測試。未來,速騰聚創將持續開放與更多的廠商聯調,將產品做到真正意義的穩定且滿足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相對于包括Velodyne在內的大部分激光雷達廠商只專注于硬件生產與銷售,速騰聚創在算法與數據平臺方面也有建樹。這種提供軟硬件結合方案毫無疑問將比只提供硬件更具有競爭力。
隨著車企在無人駕駛領域的更加深入,對激光雷達產品的需求會越來越具體,最終確定真正大規模投入商用的激光雷達產品的形態。這對激光雷達廠商的研發能力甚至學習能力提出了挑戰。而擁有更多積累,在技術跨界與學科交叉中更有經驗的新公司將獲得更多的機會。

在全球范圍內率先定義了應用于無人駕駛的激光雷達傳感器。__但在很長一段時間Velodyne享受著“我提供什么你們用什么”的“稀缺紅利”__,而錯過了通過技術升級持續領跑的機會。而隨著無人駕駛的研發深入,對產品性能與形態的需求不斷細化,Velodyne似乎并沒有跟上產業的腳步。與此同時,服務更周到,價格更低廉的中國競爭對手,已經非常逼近了。
2017年即將到來,無人駕駛產業已經行駛到了“深水區”。毫無疑問中國新興公司的快速發展帶來了許多變化。在新的技術生態與新的競爭形勢下,Velodyne會掉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