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時間7月2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加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科學家近日提出,盡早發現外星智慧物種,最好的辦法之一就是向宇宙各個方向以光速發送成千上百萬的人類文明信息。研究人員計劃在地球上建造一臺高能激光器,將所有數據通過光信號發送到太空,其中包括文字、電影、音樂等,甚至還包括個人的DNA序列。
宇宙浩瀚無邊,因此許多人認為,地球絕不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人類也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物種。但是,這些假想中的智慧物種在哪里?以人類目前的技術,我們暫時無法找到它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們與地球的距離太遠。當我們的衛星有一天終于發現某外星文明時,人類或許早已滅絕。因此,科學家們認為,盡早發現外星智慧物種,最好的辦法之一就是向各個方向以光速發送成千上百萬的人類文明信息。
美國加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天體物理學和宇宙學家菲利普-盧賓教授認為,“如果你的文明希望通過廣播方式表示你們的存在,最聰明的方法就是像燈塔一樣發送出信號。”近期,盧賓和他的學生特拉維斯-布拉希爾斯正計劃發起一項名為“人類之聲”的運動,該運動旨在向太空發送盡可能多的人類文明信息。
盧賓教授的研究團隊計劃首先發射一顆小型衛星進入低地軌道。根據贊助金額的多少,贊助者們可以將各種不同的數據存儲于衛星之上,少的可以是一兩段最喜歡的錄音或最想表達的文字,贊助較多者可以上傳電影、小說、音樂,甚至是個人的DNA序列。布拉希爾斯表示,他們的最終目標是將這些帶有數據芯片的衛星送入太空。雖然他們的初步目標是環地軌道飛行,但將來的目的地可能是火星、木星等。
但是,發射衛星仍然不是他們的終極目標。盧賓教授的研究團隊計劃在地球上建造一臺高能激光器,將所有數據通過光信號發送到太空。盧賓介紹說,“光子包中可能包含有你獨特的DNA序列。這些數據以1或0的形式發送出去,就像是計算機代碼一樣。”激光的明暗閃爍可以代表這種二進制代碼。
其實,盧賓教授所采用的技術與“突破攝星”計劃相似。“突破攝星”計劃公開于今年年初,該計劃預計投資約1億美元,用于研發可以以20%的光速推送輕量型衛星進入太空的激光技術。當然,如果想實現這樣的功能,激光必須要足夠強大,才能夠保證進入浩瀚的宇宙后不致于很快衰減。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