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中國制造2025江蘇行動綱要》全面實施年。記者從省經信委獲悉,《2016年江蘇省重點工業投資項目計劃》已編制出爐。2016年,全省確定458項重點工業投資項目,項目總投資6067.1億元,當年計劃投資1728.4億元。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預計新增銷售收入10985.1億元,利潤1268.9億元,稅收537.3億元。那么,《計劃》中究竟有哪些亮點和重點?
“智造”引領產業發展
[亮點]2016年省重點工業投資項目計劃安排上注重突出智能制造,共安排智能制造項目163項,項目總投資2346.6億元,當年計劃投資730億元,分別占全部項目的35.6%、38.7%和42.2%。
[實例]無錫普天鐵心股份有限公司的220KV級高壓鐵心無塵恒溫生產線技改擴建項目,總投資預計2億元,將于今年下半年開工建設。公司企管部經理吳娓娓告訴記者,項目對現有的變壓器鐵心生產線進行技改擴建,設備與廠房之間加裝了大量傳感監測設備,整個生產車間構成一個有機的智慧系統。項目建成后,將新增鐵心產能約4萬噸。
[解讀]2015年6月,省委、省政府印發《中國制造2025江蘇行動綱要》,明確提出以推進智能制造和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為主攻方向,重點實施智能制造等8大工程,鼓勵企業加大智能化改造投入,著力提升智能制造水平。2016年重點工業項目在選項上,更注重引導企業圍繞裝備智能化水平、裝備互聯互通、生產過程調度、物流配送、產品信息追溯、環境和資源能源消耗監控、設計生產聯動協同等方面實施車間智能化改造項目,加快智能車間建設。今年我省將加快智能化改造,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在企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營管理、售后服務中的深度應用,推進10家左右示范智能工廠創建。
企業制造裝備升級
[亮點]2016年省重點工業投資項目計劃安排上注重推進大中型企業制造裝備升級,共安排大中型企業項目172項,項目總投資2783.5億元,當年計劃投資685.1億元,分別占比37.6%、45.9%和39.6%。
[實例]江蘇森威精鍛有限公司的冷溫熱精密鍛件智能生產工廠建設項目,采用冷鍛、溫鍛、溫鍛和冷溫聯合、熱冷聯合鍛造工藝,建設智能化加工生產線。“我們公司剛獲準設立江蘇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產20萬噸冷溫熱鍛件的生產能力!”該公司人士喜上眉梢地說。
[解讀]2月1日,江蘇省政府發布了《江蘇省企業制造裝備升級計劃》和《江蘇省企業互聯網化提升計劃》,提出2016年,全省規模以上企業關鍵工序核心裝備數控化率達到50%以上,大中型企業達到60%以上;創建150個示范智能車間,推進示范智能工廠建設;工業機器人年產量達6000臺,自主研制江蘇省首臺(套)重大智能制造裝備及生產線60個以上。2016年重點工業項目的編制,著力引導企業實施應用高性能數控機床、多軸聯動加工中心等先進裝備的升級改造項目,實現數控化裝備普及推廣;引導企業實施應用智能成套生產線、智能專用裝備對關鍵制造工序、工藝流程和生產線實施的智能化改造項目;引導汽車、電子電氣等行業企業運用工業機器人,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產品質量一致性。
“綠色”融入生產方式
[亮點]2016年省重點工業投資項目計劃安排上注重突出綠色制造,共安排綠色制造項目107項,項目總投資1630.9億元,當年計劃投資388.7億元,分別占全部項目的23.4%、26.9%和22.5%。
[實例]江蘇華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實施的氮肥生產裝置節能減排技術改造項目,不新增用地和建筑面積,14臺常壓固定層煤氣發生爐全部淘汰,達到節能減排目的,并形成67.2萬噸/合成氨、40萬噸/年尿素等的生產能力。
[解讀]實施綠色發展推進行動和綠色制造工程,大力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形成綠色生產方式,是建設制造強省的重要方向。不久前召開的全省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提出了全年確保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工業增加值能耗分別下降3.5%和3.9%的目標。《計劃》在項目的選擇上,注重引導企業圍繞節能環保、循環再利用、節能環保服務新業態等方面,實施用能裝備節能改造、企業能源管理中心建設、部分行業脫硫、脫硝、除塵提標改造等項目,加大技改投入,推進綠色制造發展。
“強基”夯實工業基礎
[亮點]圍繞產業鏈關鍵薄弱環節,引導企業應用先進技術裝備改造升級,提升關鍵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發展水平,增強工業基礎能力。
[實例]江蘇恒立液壓有限公司實施的精密液壓泵閥項目(二期),將購置臥式加工中心、自動機器人等設備500臺,形成年產高性能液壓泵閥200萬件、其它泵閥6萬件的生產能力。“國內液壓工業核心技術相對缺乏,尤其是核心零部件長期被國外公司壟斷。要實現突破,唯有加大創新投入、加強自主研發。”董事會秘書丁浩表示。
[解讀]在今年召開的全省經濟工作會議上,我省推出五大舉措實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明確提出要實施工業強基工程。《計劃》的編制,引導企業圍繞產業鏈延伸改造,促進上下游產業協同聯動,實現關鍵材料、核心部件、整機、系統的協調發展,推進重點產業鏈向研發設計等高端領域和環節延伸,提升產業鏈整體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