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的汽車油門踏板
汽車制造業是一個適合各種創新技術嘗試應用的行業,正在興起的3D打印技術就是其中一個。3D打印汽車已經在底盤、內飾、車身外覆蓋件方面實現了3D打印生產。
在傳統汽車制造領域,汽車零部件的開發往往需要長時間的研發、測試。從研發到測試階段還需要制作零件模具,不僅時間長,而且成本高。當存在問題時,修正零件也需要同樣漫長的周期。而3D打印技術則能快速制作造型復雜的零部件,當測試出現問題時,修改3D文件重新打印即可。3D打印技術讓汽車零部件的開發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與傳統制造業的“減材制造技術”相比,3D打印技術的的魅力主要在于可直接從計算機圖形數據中生成任何形狀的零件,具有制造成本低、研制周期短、生產效率高等明顯優勢。
運用3D打印技術在設計早期驗證產品裝配可行性時,能及時發現產品設計差錯、復雜零部件或樣機原理的可行性。例如缸蓋、同步器開發,以及橡膠、塑料類零件的單件生產。
目前3D打印設備所使用的原材料并不局限于樹脂或工程塑料,金屬材質同樣可以。通過激光或電子束將金屬材質直接熔化成金屬粉末,并逐層堆積金屬。這項技術在汽車零部件領域的應用有很大優勢:一方面,可以直接制造復雜結構的金屬零部件,免去了開發模具,再制造零部件的工序;另一方面,3D打印目前的技術水平可使金屬零部件的力學性能和精度達到鍛造件的性能指標,這樣也就保證了汽車零部件對于精度和強度的需求。
雖然3D打印技術已成功地將傳統復雜的生產工藝簡單化,將材料領域的疑難問題程序化,但就目前的發展來看,如何擴展3D打印技術的應用還存在一些問題。它還受技術裝備、新型材料、設計軟件、質量安全和公共環境等制約和影響。
只有將3D打印技術的個性化、復雜化、高難度的特點與傳統制造業的規模化、批量化、精細化相結合,與制造技術、信息技術、材料技術相結合,才能不斷推動3D打印技術在汽車制造業的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