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市場研究
3D打印帶來醫療新革命 10年后規模有望超百億
星之球科技 來源:南方都市報(深圳)2015-05-14
我要評論(0 )
3D打印無疑是一項被寄予厚望的顛覆性技術,不僅可以改變工業生產和日常生活,更可以進入醫療手術專業領域。據著名市場研究機構L
3D打印無疑是一項被寄予厚望的顛覆性技術,不僅可以改變工業生產和日常生活,更可以進入醫療手術專業領域。據著名市場研究機構LuxR esearch預測,隨著3D打印技術在醫療行業被迅速采用,預測2025年市場規模達到19億美元,折合人民幣超百億。不過,與市場應用一片火熱頗為不同的是,目前我國尚未批準過此類醫療器械上市。問題出在哪里?3D打印技術又能在多大程度上給各類患者帶來健康福音?
最近,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采用3D打印技術,成功打印出巨大復雜肝癌患者的肝臟仿真立體模型,成功指導完成復雜肝臟腫瘤切除手術。這是廣東省內三甲醫院首都對外披露的3D打印技術在臨床中的成功應用。但這并不是醫院行業的首例應用。汕頭大學醫學院研究生畢業的骨科醫生徐貴升告訴南都記者,其實這方面的應用在深圳多個大醫院早已經在悄然展開。“目前3D打印在深圳大醫院的應用,一是作為臨床教學模型,二是作為仿真器官,以優化手術路徑,進而提高手術的精確度,減少手術時間,降低麻醉風險。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即首次成功利用3D打印技術,為肩胛骨腫瘤患者精確制出鈦合金肩胛骨假體,切除腫瘤后再將假體植入。”
一個更為典型的成功案例是,兩年前發生在廣東的絞肉機傷人事故中的受害者,一名年僅5歲的小男孩近日就靠3D打印技術制作一副假肢,實現了基本的拿捏功能。“3D技術之所以在骨科和口腔科率先取得進展,是由于骨科有其特殊性,骨骼與周圍的組織有明顯的差異,利用C T、核磁等技術可以掃描出較為精確的圖形數據,據此打印的3D模型準確度較高。”北大國際醫院泌尿科主任醫師張弋接受南都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公開資料來看,3D打印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目前多集中于打印骨骼模型、牙齒模型、人工關節等方面。
不過,錢幣也有另一面,在人體柔軟、充滿管路的內臟器官方面3D打印還面臨著數據容易失真、難以有效增加手術精確性和成功率等諸多困難。據張弋介紹,在涉及內臟器官的醫療領域,3D打印技術的應用主要有兩個層面,解剖打印和生物打印。前者是指在解剖手術中,利用3D打印技術提前仿制器官,做出立體精確的模型,幫助醫生在術前更好地安排手術計劃,以及在手術過程中指導手術進程。而后者則是需要利用活性細胞材料打印出具有生物活性和身體兼容性的有生命的器官。“可以說,解剖打印主要是精確復制器官,而細胞打印是再生器官,前者是后者的技術基礎,后者是前者的終極愿景。但與骨骼相比,深入人體的內臟與周圍的血管、軟組織等差別很難被有效識別,容易造成數據失真。”張弋說。張弋的團隊從2003年起開始研究3D打印技術在泌尿外科的臨床應用。今年3月份,張弋在國際權威學術雜志發表了題為《3D打印技術在腎腫瘤腹腔鏡腎部分切除手術的評價》的研究論文,填補了整個醫學界對3D打印技術在泌尿外科應用領域研究的空白。
在該項研究中,張弋團隊針對人體內臟器官— 腎臟,在臨床常見的早期腎臟腫瘤腹腔鏡微創手術中對3D打印模型進行評價。該團隊發現,3D打印技術制作早期腎腫瘤腎臟模型是可行的,通過有經驗的泌尿外科醫生的評估證實了其在手術規劃和臨床培訓以及手術預演可能性的有效性,并提升了患者對于疾病和手術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可改善醫患交流。一言蔽之,3D打印技術之所以在醫療領域得以廣泛應用,主要因為其可以滿足個體化、精準化醫療。也正是基于對未來市場的布局,南都記者注意到已經有跨國醫療公司通過在華子公司計劃將3D打印的高端骨骼假體產品首次引入中國市場。
不過,問題接踵而來。有分析認為,3D打印技術在帶來醫學新革命的同時,也將帶來倫理、審批、監管方面的問題。依照現在的發展速度,未來從仿真醫療模型、生物醫療器械,到更具個性化的移植組織或器官,都有望將攏于3D打印麾下。不過,以3D打印為代表的生物打印技術,就像20世紀末的克隆技術一樣,帶來的將是生物倫理挑戰。也正是基于此,不論是歐美還是我國的監管機構對此類醫療器械的審批普遍采取了謹慎的態度。據徐貴升介紹,依照我國法規的規定,植入人體的器官或組織都屬于三類醫療器械,而三類醫療器械的審批是所有醫療器械中最難的。目前我國尚未批準過此類醫療器械上市。就此話題,南都記者近日多方聯系國內醫療器械的審批部門,但截至截稿為止,相關回應仍未收到。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