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武漢逸飛激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逸飛激光”)發布的2024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92億元,同比微降0.7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32.62萬元,同比大幅下降75.94%。
具體來看,這一業績表現主要受全球新能源電池行業周期性結構調整、鋰電池市場需求放緩、行業競爭加劇導致的毛利率下滑,疊加研發費用同比增長33.42%至9264萬元(占營收13.39%)、管理費用及資產減值損失計提增加,共同導致利潤承壓。
盡管短期業績承壓,公司核心業務表現仍具韌性。新能源電池裝備收入占比持續領先,其中圓柱全極耳電池設備訂單大幅增長,46系大圓柱全極耳電池智能裝備實現批量交付,成為支撐營收的重要力量。
技術突破:構建激光+智能裝備平臺化戰略
2024年,全球新能源電池面臨周期性結構調整,行業競爭加劇。面對行業挑戰,逸飛激光全面啟動“激光+智能裝備”平臺化升級戰略,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品迭代升級,不斷拓展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通過技術創新鞏固市場地位。
報告期內,在新能源電池裝備領域,公司全新推出高速磁懸浮全極耳大圓柱電池裝配線、方形電池高速裝配線、方形電池CTP模組全自動生產線、新型電芯結構件裝配線、鈉離子電池智能裝備、固態/半固態智能裝備等多款新產品,覆蓋從電芯封裝到模組PACK的全產業鏈解決方案。
其中,在圓柱電池裝備方面,公司圍繞核心技術、量產裝備、市場應用等構建了全面領先優勢,累計申請相關專利420余項,其中已授權發明專利52項,并推出了直線、轉盤、環形、轉塔、高速磁懸浮等不同裝備形式的全系列裝備,效率覆蓋25-360PPM,全面用于直徑18mm、21mm、32mm、40mm、46mm、60mm等全系列圓柱全極耳電池量產應用,以滿足圓柱電池加速量產的市場需求。報告期內,公司圓柱電池設備訂單大幅增長,圓柱全極耳電池系列裝備全面量產出貨,46系大圓柱全極耳電池智能裝備實現批量交付。
在模組PACK裝備領域,公司基于市場多元化需求特征,推出了單機、工作站、半自動產線、全自動產線到電池系統組裝整廠解決方案的模組PACK全系列產品和服務,實現不同規格圓柱、方形、軟包電池模組PACK的多樣化、高效率、高質量生產,報告期內,公司方形電池CTP模組全自動生產線憑借其智能化、柔性化特征,也獲得國內外客戶的廣泛認可,并出口至歐美、亞洲等多元市場。
此外,公司在固態電池領域與科研機構合作,將激光微加工技術應用于極片涂層處理,優化電解液質量分數,拓展了激光裝備在新型電池制造中的應用場景。
研發投入的持續加碼為技術突破提供保障。2024年,公司研發人員增至430人(占員工總數43%),并構建“研發創新-工程轉化-分析測試”一體化平臺,配套先進激光元器件、激光系統、激光工藝、智能軟件、智能裝備、數字孿生等23個專業實驗室,以及工業CT、掃描電鏡、X射線衍射儀、光束質量分析儀、分光光度計、電性能檢測等200余套先進設備,形成119項分析測試能力,顯著提升技術轉化效率。
目前,逸飛激光已擁有激光加工技術與智能化裝備技術兩大核心體系,覆蓋激光數字化控制、柔性工裝、數字孿生等23項關鍵技術。截至2024年底,公司及子公司授權有效期內的知識產權為633項,其中發明專利103項、軟件著作權152項,主導制定11項團體標準,參與兩項國家標準編制。
產業鏈整合:并購新聚力拓展智慧物流與半導體業務
為應對行業周期性波動,逸飛激光通過資本運作完善產業鏈布局。
2024年,公司完成對新聚力51%股權的戰略并購,將其智慧物流業務納入版圖。隨著雙方業務的深度融合,新聚力在報告期內發布東風系列AMHS系統產品,包含天車搬運系統(OHT)、高速塔式提升機(Tower)以及線邊密集庫(Stocker)等核心設備,部分設備已實現了國產替代,能夠滿足國內外客戶的多元化、定制化需求,目前已實現了頭部客戶的交付,助力公司切入半導體晶圓廠物流設備市場,實現“1+1>2”戰略目標,充分發揮智慧物流與智能裝備的協同效益,在智能制造領域實現智慧物流、智能裝備與生產管理系統的高效協同,并拓展了半導體、醫療健康、消費電子、食品等其他領域業務,推動實現多元化業務布局。
通過智慧物流裝備與智能產線的融合,逸飛激光實現從原材料入庫到成品出庫的全流程數字化管理。半導體AMHS系統與新能源電池整廠物流解決方案形成協同,可滿足不同行業的智能化升級需求。
在半導體領域,AMHS(自動物料搬送系統)作為晶圓廠“物流大動脈”,長期被日本大福、村田等企業壟斷。逸飛激光通過技術引進與自主研發,推動AMHS系統向智能化、數字化升級,數字孿生技術與人工智能算法的應用顯著提升了系統動態調度效率,為國產替代提供關鍵支撐。
未來戰略:推動全球化布局,構筑長期競爭力
當前新能源電池行業呈現結構性增長特征。大圓柱電池憑借成本低、能量密度高的優勢,在戶用儲能、便攜式儲能等領域出貨量同比增速突破100%,預計2030年中國圓柱電池出貨量將超400GWh。
作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逸飛激光在圓柱全極耳電池裝備領域的市場份額處于行業領先,其技術優勢與專利布局形成深厚壁壘。隨著大圓柱電池產業化加速(特斯拉4680、寶馬大圓柱電池項目推進)及固態電池技術突破,公司有望在新一輪行業周期中占據先機。未來,逸飛激光將聚焦固態電池、鈣鈦礦等新興領域,完善“激光+工藝+裝備”一體化解決方案,強化CNAS實驗室等公共技術平臺建設,構筑長期競爭力。
而在國際化拓展上,逸飛激光擬構建跨區域市場協作網絡,在東南亞、歐洲設立營銷及售后體系,推動高端裝備全球化布局。同時,積極推動國內產能擴張——2024年,逸飛激光華中智能制造基地二期、華東智能制造基地二期、珠海逸科興基地均已投入使用,武漢總部基地項目和IPO募投項目按計劃有序推進中,2025年公司將推進華中智造基地三期項目的建設。公司將積極推進上述項目的建成落地,力爭早日全面投入使用,以滿足客戶對產品多樣化和產品性能提出的更高要求。
盡管在2024年度短期業績承壓,但公司通過技術研發、產業鏈整合與全球化布局,已構建應對行業波動的韌性。未來,隨著AMHS系統國產替代進程深化及新興市場拓展,逸飛激光有望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實現持續增長。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