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瑛,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激光醫學專家。一位拓展光學傳統應用領域,將光學與醫療健康完美融合的光醫學專家。
“做人德在先,平凡塑仁心。” 是顧瑛的人生格言, 作為一名臨床醫生,她始終心系患者。從醫30多年來,經她手治愈的患者不計其數,她以精準、微創和無創的激光診療為技術突破點,首創了新型光動力療法(血管靶向光動力療法),并成功應用于鮮紅斑痣的靶向治療,這一成果開創了光動力治療良性疾病的先河,并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際激光醫學學術獎,得到國內外激光醫學界的高度認可。她帶領著團隊合作研發出國家化學1.1類新藥—海姆泊芬(商品名:復美達),是我國首個完全自主創新的光動力新藥,居國際領先水平。她緊盯臨床問題,推動腫瘤和微生物靶向光動力療法、激光微創手術、無創光療診療新技術的臨床研究和發展,這些新型的激光診療技術不僅惠及了無數患者,也為我國的光醫學臨床應用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為一名軍醫,她一直心系基層部隊,“因病而研”、用高科技服務官兵健康是她始終堅守的初心。2017年她前往我國南海邊陲在解放軍總醫院海南醫院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和激光醫學中心,將高水平的光醫療和創新成果引入海南,服務基層部隊和當地百姓。開展了光醫學與熱帶醫學、普外科學、婦產科學、耳鼻咽喉科學、口腔科學、眼科學、泌尿外科學、創傷外科學、在消化內科學、心理學、神經內科學、腫瘤學等多學科間的聯合臨床研究,推動臨床學科發展和診療水平的提升。她多次隨醫院醫療隊深入海島部隊巡診,為基層官兵看病授課。為了掌握駐島官兵的一手健康數據,她領銜的專家醫療隊,歷時七晝夜登上西沙各個守備島礁,為駐島官兵送醫、送藥、送科學訓練的知識,深入了解官兵們的生活和備戰環境。她頂烈日、踏灼沙、宿船艇,盡可能多地了解、體會守島官兵的醫療需求。“院士專家來給我們瞧病”一時變成駐島官兵們熱議的話題。 關鍵時刻顯身手,疫情防控沖在前。今年新冠肺炎病毒突發,作為三亞市疫情防控專家組成員,顧瑛院士從疫情開始終堅守崗位,每一次應對疫情的重大決策都有她的參與。“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由她牽頭的海南醫院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建設研究組,聚力攻關,梳理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應對措施及效果,總結經驗,提出應急體系升級完善的建設方案,為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非戰征軍事行動做好準備,為備戰打仗夯實基礎。 從北京到南海,顧瑛是老百姓眼中妙手仁心的好醫生,是士兵眼中姓軍為戰的衛勤好戰士。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