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銘旌
涂銘旌(1928年11月15日—2019年1月1日),男,出生于重慶市,材料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學教授。
1951年涂銘旌畢業于同濟大學機械系;1951年7月—1952年8月擔任同濟大學機械系助教; 1955年在北京鋼鐵學院金屬材料系研究生畢業;1958年10月—1978年12月擔任西安大學教研室主任、教研室副主任;1984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88年8月調至成都科技大學,任高新技術研究院院長;1991年被收入《二十世紀中國名人辭典》;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9年任四川大學教授和稀土及納米材料研究所所長;2008年正式受聘為重慶文理學院教授、學校發展戰略顧問;2009年創建重慶文理學院材料交叉學科研究中心;2011年被聘為重慶文理學院名譽院長; [1] 2019年1月1日在成都逝世,享年90歲。
涂銘旌長期從事金屬材料、強度與斷裂的研究,特別是在發揮金屬材料強度潛力的理論與應用,綜合強化,耐寒高強鋼的低溫脆斷規律、機理、判據及安全評價,以及重大機械裝備失效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涂銘旌主要從事功能材料及納米材料的研究與應用工作,包括稀土釹鐵硼永磁材料、稀土貯氫合金,稀土室溫磁致冷材料及磁制冷樣機,電磁波屏蔽復合涂料,稀土摻雜ZnO高壓壓敏電阻,各種稀土納米材料,納米金屬粉體的制備與應用,納米ZnO、TiO2、SiO2、CaCo3復合改性及提升傳統產業,納米尺寸度上的分子組裝,以及微納米生物醫藥材料等。涂銘旌在“發揮金屬材料強度潛力的理論與應用”、“耐寒高強鋼的低溫脆斷規律、機理、判據及安全評價”以及“微特電機用納米晶復合永磁材料及其元器件研究”、“過渡金屬碳氮化物固溶體粉及其新型硬質材料與應用”等領域的研究中成績卓著,取得了上億元的社會經濟效益。 [3] 截止2019年1月,有兩項被列入“十五”、“863”高技術材料研究項目,省部級鑒定科研成果10多項,申報國家發明專利20項,其中微特電機用塑料粘結NdFeB永磁體的研究成果經成都銀河磁體公司產業化后,2003年產值已達到3億元。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