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上最大的工程顧問公司之一奧雅納(Arup)工程顧問公司采用最新的增材制造技術來為復雜的建筑項目設計關鍵的鋼結構部件,標志著在建筑和工程領域也開始出現使用3D設計的新風潮。該公司的研究已確定3D打印可以減少施工過程中的相關費用、浪費和碳排放。
這并不是奧雅納公司第一次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來打造具有挑戰性的結構。2010年,該公司就使用了“整體張拉(tensegrity)”技術,為澳大利亞設計了世界上最大的整體張力橋——Kurilpa步行橋。
“通過增材制造技術的應用,我們可以更高效地創建大量復雜的獨立設計作品,”奧雅納公司的一個項目團隊的負責人Salomé Galjaard說。“這對降低成本和減少浪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最重要的是,這種方法有可能實現一個非常復雜的設計,而且在稍后的階段不必為了降低成本而不得不簡化該設計。”
奧雅納最近在與多家合作伙伴共同進行的一個合作項目中資助了其開發工作以實現他們的最新組件設計。在與WithinLab(一家工程設計軟件和咨詢公司)、CRDM 3D Systems和EOS的合作中,該公司發現他們能夠創建出比以往的設計更輕的結構對象。
具備同樣功能、強度的建筑構件,最右邊是3D打印的,左邊是傳統的制造方式制造出來的
這些結構元件的設計和制造使用了最新的優化和制造方法。
“具有同樣作用的建筑構件,增材制造的要比使用傳統方法制造的高度低一半,而每個構件的直接重量減少了75%。”Galjaard說,“如果是在一個建筑工程,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將整體結構的重量減少超過40%。 但真正令人興奮的是,這種技術可能被應用于任何使用復雜的,高品質金屬制品的行業。”
Galjaard這項技術對將來有著巨大的潛在影響,而且它使得奧雅納和他們的團隊能夠在提供相同的功能和強度條件下使用更小、更輕的組件。
“一段時間以來,我們一直在進行這方面研究,而且進展迅速。”Galjaard說,“我們走在建筑領域的前列。”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