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3D打印是以計算機三維模型為基礎,通過軟件分層離散和數控成型的方法,定位裝配生物材料或活細胞,制造人工植入支架、組織器官和醫療輔具等生物醫學產品的3D打印技術。
生物3D打印可分為4個層次:體外模型制造、永久性可植入物制造、細胞間接裝配制造和細胞直接裝配制造。與機械制造業的產品類似,生物3D打印4個層次的產品均由零件裝配而成。但是,與普通機械產品不同的是,生物3D打印的產品除第一層次體外模型之外,其他均涉及組成生物體的各種組織和器官乃至整個生物體,雖然也可以視為由“零件”裝配而成。但這些“零件”是具有活性的,它們不僅具有復雜的結構和組成,而且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因此,對于生物3D打印技術,除了保證制品的機械特性之外,更強調制品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以確保臨床應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生物3D打印核心技術是細胞裝配技術即細胞3D打印技術,它是在組織器官三維模型指導下,由3D打印機接受控制指令,定位裝配活細胞/材料單元,制造組織或器官前體的新技術。細胞裝配有多種方法,根據其技術路線的不同,可將其分為兩類:細胞直接裝配和細胞間接裝配,兩條技術路線的主要區別在于,前者通過機械制造手段直接操作細胞,而后者通過所制造的支架的材料和結構,影響細胞長入,間接控制細胞的裝配。
現如今生物3D打印技術正處于蓬勃興起的階段,3D打印技術在生物醫學工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其應用現狀表明:3D打印在體外器官模型、制備生物多孔材料、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等方面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抓住生物材料及植入器官的3D打印技術發展浪潮,發展我國生物3D打印技術,對我國生物材料醫療器械產業的進步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