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航天設備制造商波音公司,最近在3D打印方面取得進展。一架“支奴干”直升機首次采用了3D打印的飛行部件,并進行了飛行測試。
作為發動機演示的一部分,在飛行測試中帶著由3D打印的鋁制齒輪箱外殼進行飛行,是旋翼機的首個案例,這也為"支奴干 "其他部件的3D打印生產鋪平了道路。
波音公司對產品感到滿意,這次演示成功的關鍵就是3D打印的鋁制齒輪箱外殼,它很好的證明了3D材質能夠承受飛行的高壓力。
在過去一年的時間里,在航天領域已經有多個3D打印飛行部件取得進展了,如霍尼韋爾通過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3D打印飛行關鍵部件的認證。
另外,在美國喬治亞州特倫頓市戴德縣中學,學生就使用3D打印為國際空間站打造可飛行的部件。通過眾多案例表明,未來3D打印將在航天、工業、建筑生產等領域將發揮重要作用。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