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模、切片、打印、裝配……
近日,一輛新能源概念樣車在西安交大長春3D打印創新中心完成,標志著該中心工業級3D打印技術在我市已進入產業化落地階段。
為促進更多前沿科技成果轉化落地,西安交大長春3D打印創新中心自去年在中韓(長春)國際合作示范區成立以來,聚焦科技成果孵化工作,積極引進和自主研發了3D打印醫療技術、3D打印智能車身技術、復合材料微納打印技術、工業級大尺寸3D打印裝備技術等創新成果,并推動其產業化盡快落地,長春交大高能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創新中心孵化的一家高科技公司。“我們之所以將公司注冊在中韓示范區,就是看中了這里良好的營商環境和面向全球市場的國際視野。”公司創始人王世明表示,企業落位中韓示范區后,這里不僅提供了標準廠房,還給予了相應的資金補助,讓他們團隊實現了“拎包入住”,實現了當年建廠當年產值2000萬元的目標。目前,公司已擁有電極創新設計和復合材料微納打印等核心技術,正專注于動力電池數字化增材制造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面向全球電池制造企業提供數字智造整體解決方案,是全球3D打印電極技術的佼佼者,而“3D打印+動力電池”也正讓數字智造賦能碳中和。
“我們的3D打印電極技術對動力電池的安全性能有著顯著提高,具有非常巨大的技術優勢和商業價值。”王世明表示。作為全球首批動力電池3D打印公司和全球動力電池制造過程的變革者,公司未來更加值得期待。接下來,他們將依托創新中心對接合作資源、引進投資機構、開展市場推廣,促進項目加速成長,讓3D打印技術助力長春工業轉型升級。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