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骨折了,受損情況特別復雜怎么辦?如果這時能直觀看到、摸到受傷部位,還能進行模擬手術,治療起來豈不是事半功倍?
近日,53歲的祖先生在工作時被高空墜物砸傷了右側額面部。柳州市人民醫院口腔科團隊借助3D打印技術,在體外還原祖先生受傷部位,成功進行了精準手術。
認真工作的他,“飛來橫禍”致右眼無法睜開
日前,正在認真工作的祖先生遭遇“飛來橫禍”,被高空墜物砸傷了右側額面部,當即右眼紅痛、流淚、無法睜開,于是到柳州市人民醫院眼科就診。入院后,他做了相關檢查,CT提示為右眼眶骨骨折、右上頜骨骨折、右眼挫裂傷。當天,祖先生先接受了右側面部外傷清創整形+右眼眼瞼結膜裂傷清創縫合+眶膈修補+內眥成形+鞏膜探查+結膜囊成形術,對外傷及時進行了處理。
術后,祖先生積極進行抗感染、消炎消腫、止血及對癥治療。但是,由于右側額面部骨折嚴重,祖先生的右眼仍然無法睜開,為解決這一問題,經口腔科團隊會診后,將他轉入口腔科做進一步治療。
3D打印還原受傷部位,每個細節一模一樣
轉科后,口腔科副主任醫師宋勇、劉彥杰在查房后認為,祖先生骨折直接復位固定難度大,傳統手術時間長,對醫生的經驗水平要求極高,手術過程中還存在不少未知因素,因此建議實施個性化3D打印模型協助治療。
口腔科劉彥杰副主任醫師介紹:“3D打印可以將祖先生受傷的部位1∶1完全復制出來,每個細節都一模一樣。”在具體操作上,醫生先將祖先生的骨折CT掃描數據傳輸到電腦,然后進行數字模型重建,再應用3D打印設備,得到完全還原的3D實物模型。
有了這個1:1的模型,口腔科團隊可以清楚地對復雜骨折進行分型及評估患處損傷的嚴重程度,便于和家屬交流。同時,還通過手術預演對術中準備用的鈦網進行預彎,制作出個性化內固定鈦網,得到最佳的手術方案。
手術順利完成,3D打印技術輔助作用大
經過周密的術前準備,在麻醉科、手術室的配合下,口腔科團隊嚴格按照手術模擬方案實施上頜骨多發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整個手術歷時4小時,非常順利,患者術后生命體征平穩。“我的右眼終于又能睜開了!”術后,祖先生激動地說。目前,患者已康復出院。
口腔科劉彥杰副主任醫師介紹:“醫學影像檢查都是平面的,但有了3D打印技術之后,可以將每位患者受傷部位的骨頭更加直觀地呈現在我們面前,這樣在上手術臺前就能更加精準地制定手術方案,而且可以反復練習,極大地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尤其是針對較復雜的高難度手術。”
據介紹,柳州市人民醫院口腔科是柳州市口腔專業唯一一個自治區級及市級臨床重點專科,技術力量雄厚,通過不斷的開拓進取,在口腔頜面-頭頸部大中型腫瘤的根治切除及軟硬組織缺損顯微外科功能性修復重建、頜面部復雜外傷及重癥感染救治、唇腭裂等先后天畸形整復、微創拔牙、鎳鈦根管治療、牙周病的系統治療、種植義齒修復、錯合畸形的正畸治療、牙齒美白技術等方面逐漸形成了專科特色,在同行和患者中樹立了良好的口碑,得到認可。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