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又叫增材制造技術(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是一項源于20 世紀80 年代集機械、計算機、數控和材料于一體的先進制造技術。以點、線或面為基礎進行逐層疊加,最終獲得實物原型。與傳統減材工藝不同,可以實現傳統工藝無法實現的復雜工藝,減少加工工序縮短工期,得到了各行各業的青睞。
3D打印的原理大致可分為以下幾步:1、圖像的搜集掃描及數據處理;2、數據信息轉換及切片處理;3、打印模型及后期處理。
我們的生活每天都在發生變化,高科技的融入,豐富了我們的生活,給我們的帶來了很多的便利,幸福指數逐年提升。尤其是3D打印應用到醫療領域,以往的一些疑難雜癥甚至難以治愈的疾病都得到了突破,使得病患的痛苦得到極大地減少。
江西連體嬰兒分離手術、西安下頜骨腫瘤切除后再接骨手術、國外植入下頜骨手術等等這些手術并不是神來之筆,而是現實存在的案例。3D打印在臨床醫學中已經開始廣泛應用,利用3D打印技術,醫生可以根據患者的各項檢查數據進行建模,可以準確無誤地掌握患者的具體情況,提高手術成功率。
現有的醫療條件下還是有很多病癥是需要靠器官移植來解決的,然而移植器官又談何容易,除了考慮器官來源不易之外,還要考慮患者排異反應,再加上高額的治療費用,讓大多數家庭望而卻步。3D打印的出現解決了這些問題,給患者帶來了希望。利用患者自身干細胞等相關物質,經過3D技術打印出人造器官,移植到患者自身避免了排異反應的同時,也加大了手術的成功率,且費用相對傳統器官移植來說要低很多。不僅如此,現在已經可以實現打印很多具有功能性的人體血管網絡以及部分肝臟組織,3D打印技術的成型及應用給人類帶來了福音。
現如今,醫療行業已經初步形成了從醫療器械、器官到手術等全方位的3D系列產品和應用。我相信,3D打印技術在醫療上的應用,也會成為醫療從業者們用技術去越過山丘的不竭動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