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受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面臨著倒閉,復工難等問題,但光伏行業卻迎來的新生機,各大行業知名企業紛紛布局光伏產業。
各大石油行業紛紛齊聚光伏發電,迎來市場化大潮
近日,中石油舉行業績發布會時,其董事長戴厚良表示今年將進一步加大光伏發電規模,也將進行全面布局。其實,中國石油一直關注新能源發展,公司有專項工作組跟蹤太陽能發電、風能、地熱、氫能等技術的進展情況。
中石油在2018年就開展了光伏加油站的試點工作。除了中石油,另外兩大石油公司——中中石化和中海油也早早進行了光伏業務布局。
中石化2017年,中石化首個集中式光伏項目—新星公司陜西渭南白水20兆瓦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正式并網發電,項目選取光伏發電+農業種植,技術上采取“分塊發電、集中并網”模式,總裝機容量20MW,每年可節約標煤約7700噸、減排二氧化碳約24000噸。2019年,中石化廣東佛山石油首次在小塘水上加油船試點安裝光伏發電,發電量達44KW/天。隨后,大良加油站繼續引入光伏發電,每日發電量可達80多度。
中海油中海油早在2009年就有意在天津投資50億元建設20條動力電池生產線,打造全國最大的新能源產業基地;2012年年初,中海油集團擬投資3億美元,建設150MW太陽能電池生產工廠和光伏電站,這是中海油首次涉足光伏行業;2019年7月,中海油宣布正式進軍光伏業務,成立全資子公司中海油融風能源有限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太陽能發電項目的開發等。
不僅僅是我國三大石油巨頭,全球石油公司如道達爾、殼牌、美國埃克森美孚等企業都正在加快能源轉型,光伏發電成為它們的首要選擇。Mercom Capital Group的一項分析顯示,在過去兩年中涉及光伏行業的15項收購交易中,僅5項投資規模就超過80億美元;在過去兩年中石油公司的7筆融資交易中,這些企業向光伏公司提供了超過2.4億美元的資金。
國際石油公司最近大約200筆風險投資中大約有70家公司在開發新能源,特別側重于電力分配、電力移動解決方案和太陽能。
而不僅僅是石油公司,煤炭企業、核電、汽車能源、互聯網等行業企業紛紛瞄準光伏,跨界轉行數不勝數。除此,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金融機構等各項資本的入局使得光伏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市場化大潮,從產業模式到應用模式都帶來一個更豐富的光伏市場。
其實不光企業可以加入光伏產業,個人也可以。能環寶作為全球清潔能源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以分布式光伏電站為基礎,與工商公司達成合作,在其屋頂建設太陽能光伏電站,用戶購買其電站電池板,即可擁有電池板所產生的相應發電收入。
而且在疫情期間安裝光伏電站,就像一份失業保險,雖然每月收入不多,但在沒有收入的時候,總可以幫你度過難關。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