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價格并非嚇退新用戶的唯一原因。要使3D打印革命真正發揮作用,必須改善其可訪問性。否則,消費者和企業都將繼續將3D打印視為“未來的技術”,而非現在的技術,盡管現在很多領域已經用到3D打印技術。
當軟件設法以零延遲的方式將3D打印機直接與用戶在線連接時,它允許用戶從簡單的設計過渡到實際的制造——這是3D打印多年來未能實現的。當一個普通用戶可以操作3D打印機從初始設置到最終創建,而不是讓多個工作人員在流程的每個步驟中處理特定任務時,我們就能看到該技術的廣泛采用,從而迎來真正的制造業革命。
根據Sculpteo的《2019年3D打印狀況》報告,有80%受訪企業表示3D打印大大提高了生產速度,但使用比想象中困難仍然是一個問題。為了增加3D打印機的使用量,配套軟件必須滿足用戶各種需要與需求,唯一的出路便是通過云平臺進行一鍵式操作打印。
數字制造中的3D打印
3D打印機在制造中最流行的用途仍然是原型制作。好處顯而易見:快速的原型制作過程、較低的失敗重建成本以及易于更改的可定制的設計文件等等。
當進行大規模生產時,公司面臨的挑戰與收益一同增加。設備成本以及缺乏機械專業知識是兩個最明顯的挑戰。
盡管存在這些挑戰,但創新的初創公司正在為更廣泛地使用3D打印創造新的機會,假如硬件和軟件足夠直觀且易于使用,設計人員或用戶將可以自行構思出完整的產品。
雖然公司可以幫助員工進行相關的3D打印系統培訓(這種培訓可能持續數天或數周),但真正的變革源自于擁有足夠直觀的技術和設備,“一鍵式操作”無疑可以省略獲得認證或培訓的過程。
3D打印的主要效益
盡管已經取得了一些突破,但3D打印制造過程仍各有不同。即使已經進行了設計,3D打印過程仍要經過幾個人或團隊才能完成。從CAD模型到“.STL”、到切片步驟再到最終簽核……當前3D過程可能需要數天或數周才能使打印機聯機。
這導致公司將3D打印視為純粹的原型制作手段。如果沒有對增材制造的潛力有更全面的了解,公司就會錯過擴展、改進和開發其工作流程的過程。在當今快節奏的環境中,企業承受著比以往更快地將產品推向市場的壓力。
要全面了解當今3D打印的工作方式,可以看看汽車行業,在美國和德國,四分之三的公司都在使用增材制造。汽車制造商已經超越了3D打印的快速原型制作用途,并增加了用于制造定制零件、機器甚至整個3D打印汽車的用途。盡管后者的量產消費者模型尚需時日,但AM的功能已經隨著其易用性而發展?,F在,制造商無需保留零件,只需將設計存檔或者具有掃描項目并對其進行逆向工程以進行3D打印的能力即可。
當然,并不是任何第一天上班的新員工都能3D打印一輛布加迪的八活塞一體式制動鉗,但超級跑車制造商可以生產用于車輛的全鈦3D打印零件這一事實也凸顯了3D打印的未來。在這樣的規模下,一鍵式不僅容易,而且很有必要。
一鍵式的未來
一鍵式解決方案與當前日趨過時的3D打印過程形成鮮明對比,一鍵式解決方案由單個用戶極大程度上自己去完成3D打印項目,無需在會議、提案和其他內務處理任務上浪費時間,而恰好是這些繁瑣的事務使公司無法完全實施增材制造。
在適應新技術時,用戶的角色最初是最小的,因為他們以往只是購買現成的、批量生產的產品,消費者與制造商之間沒有太多互動。隨著時間的推移,用戶將有機會選擇定制產品以獲得更滿意的體驗。隨著市場上產品種類的增多,隨著公司提供定制的選擇,消費者的需求日益接近滿足。像今天的豐田,汽車制造商為每種類型的客戶提供了各種發動機功率、顏色、型號和選件等。
當公司可以定制產品以適合消費者時(比如3D打印鞋墊),3D打印將進一步發展成為讓客戶對自己的3D打印產品有更多控制,包括設置交貨日期和監督制造過程。
個性化制造超出了完整的定制步驟。用戶不僅參與監控,還參與實際制造。他們甚至可以擁有一臺負擔得起的、易于操作的自動化制造機器。
用戶可以選擇質量、價格、速度、材料、生產工藝和制造地點。他們還可以選擇一種流行的解決方案,抑或是自己設計。從最初的原型到最終的設計和質檢……每個步驟都在用戶的控制之下,使他們參與定制和創建流程的每個步驟——這是前所未有的!
通過一鍵式制造過程,在用戶完全控制的情況下,3D打印的可能性真正創造了社會變革,而這就是3D打印的未來。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