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迪達斯售價2499元的3D打印跑步鞋,露得清推出的3D打印定制面膜,或者是幾個月前才剛剛打印出來的全球第一個“人造心臟”……作為人工智能、VR、大數據、互聯網+、區塊鏈等顛覆性技術陣營中的一員,3D打印技術總要時不時跑出來刷刷存在感。
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正是借助這樣一種逐層疊加材料的制造方式,我們才能讓原本只能打印二維產品的打印機制造出立體的三維產品。無怪在2014年11月末,3D打印技術被《時代》周刊評為25項年度最佳發明之一。
不過,3D打印最近一次“上熱門”可算是把行業給帶上了。7月22日,西安鉑力特登陸A股市場并在上交所科創板掛牌上市,成為3D打印行業首個登錄科創板的公司。有人計算,在股價漲幅達到84%的時候,鉑力特董事長薛蕾的身價已經達到3.36億元。而最早投資鉑力特的投資人折生陽,身價已經超過10億元。是時候把目光投向長久沉寂的3D打印行業本身了:已經有企業成功登陸科創板了,如今的3D打印水平如何?
億歐智慧城市盤點了136家參與3D打印的企業,試圖一覽我國3D打印行業的現狀。
首先要談談3D打印的產業鏈條,3D打印領域的企業再怎么層出不窮也只能沿著這個繩索開花。上游是原材料和 3D 打印設備零部件的相關企業,中游以 3D 打印設備生產廠商為主,在整個產業鏈中占據主導地位。在處于下游的應用層面,3D打印涵蓋了航空航天、汽車工業、模具制造、醫療健康、文化創意、建筑等領域。
我國3D行業正處于推廣滲透的高速成長階段。
根據盤點可知,整條產業鏈的上市企業都集中于A輪和B輪,與我國在3D打印行業較為初級的發展階段特征相一致。不過圖表看不出是的,即使是3D打印行業的國際巨頭,也多處于虧損狀態,這也是為什么許多人看到鉑力特財報有盈余時會有驚喜表態。雖然發展水平較低,但是發展的速度可不慢。據公開資料顯示,在中國,3D打印產業有著近40%的年化增長率,年均增速21%。雖然全球主流的3D打印公司都分布在發達國家,但是以鉑力特、華曙高科為代表的國內企業的表現也開始受到矚目。
去年全球增材制造(3D打印)產業產值已經達到97.95億美元,同比增長了33.5%。尤其應當注意是,零部件的產值占比達12%,意味著3D打印的應用方式從設計走向制造,國際范圍內的3D打印迎來拐點。而在國內,一些人提出2019年會是中國3D打印的元年。水平低,速度快,發展空間大,可以從宏觀上概述我國的3D產業發展。
體量集中、地區扎堆。
對中游的頭部企業進行進一步調查可以發現,為數不多的巨頭不僅有著相當大體量,還有著橫跨產業鏈的野心。以鉑力特為例,公司業務范圍涵蓋原材料、設備以及定制化產品服務,從金屬粉末到3D打印的應用都能占據一席之地,實現了全產業布局。在應用領域,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的鉑力特還覆蓋我國航空航天、汽車、通信等多個優勢領域。
從地區上看,3D打印技術相關企業多布局在北京、上海、廣東、江蘇等較為發達地區,這能反映3D打印門檻較高的特點。第一個門檻是資金,不論是投入到3D打印機制造業還是生產3D打印產品,都要面臨成本問題,需要大量資金支持。另一個門檻是技術,發達城市尤其是人才高地更適宜布局3D打印這樣的高新技術產業。根據一項調查,除了未發現產業機會,缺乏人才和成本過高是多數受訪企業認同的的阻礙我國3D打印行業發展的因素。
同樣以鉑力特為例,該公司首席科學家是西北工業大學黃衛東教授,領導著國內3D打印技術最為前沿的團隊,先后承擔多個國家級和省部級的增材制造科研攻關項目,而西北工業大學恰恰位于西安,可以說,人才優勢是使位于欠發達內陸城市西安的鉑力特在3D行業有亮眼表現的重要原因。
應用領域緊密對接3D打印特點
進入到3D行業的一般有兩種,一種是依托原有的成熟制造基礎,巧妙運用3D技術,一種則完全脫胎于3D打印技術,不管是哪一種企業都要有效對接3D打印的優勢和并考量其局限。
3D打印可以生產出精細復雜的產品,加之成本高昂,使其與醫學領域有較好銜接。從只能制造醫療器械,到開始向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組織、器官的方向發展。從醫療模型設計制造,到直接制造藥品,3D技術和醫療健康無疑是天作之合。醫療領域的企業中,多家企業都著眼于利用3D生物打印技術服務醫療健康產業,較為成熟的是3D打印技術在牙科的運用。3D打印技術還有著高效成形復雜結構的特點,這使它在小批量、定制化和復雜結構制造方面應用上有著顯著優勢,因而在追求定制、個性化的文化創意領域也有較多應用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