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玖在线免费视频,中文字幕 欧美极品 在线 一区,男男白嫩小受h视频,91在线综合

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半導體/PCB

看日本、韓國的半導體興衰史 幾家歡喜幾家愁

星之球科技 來源:華強旗艦2019-07-03 我要評論(0 )   

如今的芯片如同血液一般誰都離不開,所以對如今激烈的博弈局面也就可以理解了,作為鄰居的日韓系在半導體行業建樹頗深,但猜到了

如今的芯片如同血液一般誰都離不開,所以對如今激烈的博弈局面也就可以理解了,作為鄰居的日韓系在半導體行業建樹頗深,但猜到了這開頭缺沒猜中如今這結局,讓我們以史為鏡,看日本、韓國的半導體興衰史,來探索我們的荊棘前路。

幾人歡喜幾人愁

二次大戰后,世界經濟開始從美國轉向韓日、臺灣地區,日本憑借著美國的援助獲得了大量的先進科學技術,半導體電子行業直接過渡了實驗階段開始在民用領域迅速發展。

日企半導體興衰史



在日政府部門大量的技術援助和資金、政策支持下,日本晶體管行業開始紅火,日本NEC公司在1958年推出了第一臺完全自主生產的晶體管計算機NEAC-2201,當日本政府驕傲地把它運到巴黎萬國博覽會上進行展出時,卻發現這個產品已經out了,因此日本國內政策迅速轉變為“官產學”三位一體的方式,進行技術攻關。

迅速崛起

1962年,NEC公司解決了集成電路的工藝問題,集成電路的產量開始暴漲,到1970年日本NEC的集成電路產量已經達到3998萬塊。至此日本的半導體行業開始啟程,并且在日本政府的貿易保護中迅速成長,為了應對美國政府的政治壓力沖擊,日本政府組織了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共同組合技術創新行動,以“下世代電子計算機用超LSI研究開發計畫”為中心,以富士通、日立、三菱、日本電氣、東芝五大公司為骨干,投資規模超過720億日元。到1980年,日本在半導體領域與美國已經沒有差別,到了1989 年,日本芯片在全球的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53%,可以說半導體行業已經有了日企的大半壁江山。



1985年開始日本進入了泡沫經濟時代,資本的巨額資金開始轉變方向瘋狂涌入房地產和金融市場等領域,再加上國際政策導致的日元升值,導致半導體出口額一路下跌,這也就直接導致研發投入出現了接近80%的斷崖式下跌,行業開始衰退,到92年,三星登上DRAM產業世界第一的寶座,這也就意味著日本半導體產業的輝煌結束了。

兜兜轉轉 回到原點

到2012年,曾經風光無限的爾必達被鎂光以25億美元的低價收購,不禁令人唏噓,兜兜轉轉經落得如此結局,2018年,東芝也將芯片部門整體出售給貝恩資本為首的財團,一切又回到了原點。

從三星登上DRAM產業世界第一的寶座,這也就意味著日本半導體產業的輝煌結束了,從此是韓系崛起的時代。

韓系半導體的發家史

三星市值相當于韓國GDP的五分之一,所以三星電子的發家史也就是韓國半導體的發家史。1985年,日本DRAM芯片幾乎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80%,基本沒有韓系的份額,要知道在日本進入晶體管時代時,韓國整個國民經濟還處于幾近崩潰的邊緣,那么它是如何實現迅速崛起,成為業界龍頭呢?

立起大旗

1966年,美國半導體巨頭仙童公司向韓國政府提出了獨資建廠并銷售的要求,條件十分苛刻,但韓國政府簽訂了同意書,至此東芝等巨頭紛紛開始到韓國組件芯片組裝廠,賺取不菲的利潤。

1969年三星成立電子公司,最初僅為巨頭的代工廠而已,隨著半導體行業的加劇以及國際貿易保護政策的影響,三星開始觸碰芯片,創始人李秉哲相NEC和美光等巨頭求助時都被婉拒,這也就堅定了三星做芯片的決心,轉機出現在1974年,三星創始人李秉哲入股瀕臨破產的美國Hankook半導體公司,隨后實現業務整合,成為了后來舉世聞名的三星半導體。

做大做強

三星崛起之路

事實上在256M DRAM推出以前,三星的一路并沒有奇跡發生也是一路磕磕碰碰,三星花15年時間研發出來的64位芯片至少落后了日企3年以上的時間,由于技術落后帶來的高昂成本,三星每賣出一塊芯片都要賠1美元左右,所以整個八十年代,幾乎年年虧損,但三星沒有走捷徑,一直不遺余力的加大投資,也給自己積累了雄厚的技術實力,終于研發的256M DRAM,成功領先業界企業。

何以成功?

1.做半導體首先要有持續不斷的大力投入,這也是三星立命的根本,90年代三星連續五年在200mm晶圓上投入超過5億美元,并且三星尤其擅長“反向投資”策略,最著名的2008年金融危機引發DRAM行業跌價超9成,但三星卻將一整年的利潤全部用于擴大產能,很快,DRAM的價格跌破成本,工廠全面陷入停工,一戰過后整個DRAM行業只剩下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三家,三星和SK海力士兩大韓國巨頭獨占75%的份額,至此坐穩龍頭地位。NAND FLASH領域三星依舊是大手筆,為了拉開與東芝的差距,三星在西安建廠總投資達到了300億美元,項目落成后巨大的產能優勢成功為三星解決了東芝。

2.任何技術的發展都離不開人才的支持,三星在這一方面的表現堪稱楷模,1988年,廣招賢才的李健熙訪臺,曾試圖挖過的正在準備開辦臺積電張忠謀加入三星。李健熙先后50多次到美國硅谷,引進技術和挖人,積極引進留學生回國,并且與政府聯合培養技術型人才,為三星打下了雄厚的人才基礎。

3.韓國的政策與企業配合相當好,在三星崛起之初曾經動用日本的戰爭賠款,僅在1976—1980年,日本對半導體做出的預算高達700億日元,國家直接撥款就有290億日元。并且積極配合企業調整產業政策,通過政府訂單來創造需求,以及關稅貿易保護等策略助力本土半導體企業。

寫在最后

因為半導體行業存在著極強的周期性,所以純靠市場規律發展的企業無法對行業造成影響,我們看韓日系和臺系企業的發展便能感覺到,政策在半導體行業的發展中能夠起到主心骨作用這一道理,除了自身和政策的因素以外,外部環境也是很重要的影響因素,無論是韓國還是日本的崛起都曾或多或少的受益于外部因素。

我們目前所處的環境正是到了他們曾經的起點,中國半導體一直是在冒著敵人的炮火匍匐前進,如今,敵人的炮火越來越兇猛,三星半導體也是韜光養晦幾十載才有如今的氣候,值得樂觀的是目前我們已經開啟了大踏步的良性發展,黑暗之后會是光明,因為接下來的輝煌必將屬于我們。

轉載請注明出處。

半導體內存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于激光制造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 用,并注明"來源:激光制造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媒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移除相關涉嫌侵權的內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