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isoprint總部位于盧森堡和俄羅斯,希望為復合材料制成的3D打印優化結構引入新的工業制造技術。通過其桌面Composer 3D打印機,該創業公司為工業級零件提供連續碳纖維制造和材料,并且最近推出了用于連續纖維打印的全新3D打印材料 - 復合玄武巖纖維或CBF。
在一個稱為復合長絲共擠的工藝中,Anisoprint Composer使用組合式擠出機裝載兩種類型的熱塑性塑料,然后使用三分之一用于連續碳纖維。各向異性技術在ABS,尼龍,PC,PETG和PLS等工程長絲中注入了更高的強度。但是,當應用其新的CBF材料時,公司可以真正實現改進的性能:用這種材料打印的部件比許多塑料強15倍,比鋼輕5倍,比鋁輕1.5倍。
“Anisoprinting是連續復合纖維共擠技術,”該公司寫道。 “共擠出允許使用不同類型的熱塑性聚合物作為基質材料,用連續復合纖維增強。因此可以改變纖維方向,體積比和材料密度。在上面的示例中,30%的復合填充物足以抵抗所需的400巴壓力。因此,我們可以使用更少的材料并降低成本。可以選擇更高的填充密度或不同的塑料來滿足所需的加載條件。“
該技術似乎非常接近Markforged之前開發的技術。該創業公司現在提供兩種增強材料:復合碳纖維(CCF)及其新型CBF。在3D打印期間,這些增強纖維中的一種與塑料材料結合,以實現重量輕且堅固的部件,具有所需的化學,熱和表面性質。
使用CBF進行異量打印時,也可以降低制造成本。例如,直升機工廠需要用于金屬板成型的模具,并且模具需要能夠承受400巴的壓力。傳統上使用的膠合板的壽命太短,但金屬模具的成本太高。
根據Anisoprint的說法,“延長使用壽命和降低成本的最佳選擇是使用連續復合纖維打印模具。”
該創業公司的合作伙伴Innovax在Composer上打印了三種不同材料的模具--ULTEM,PETG + CCF和PETG + CBF,并發現使用Anisoprint的材料有助于降低成本,同時增加其強度和耐用性。
根據復合材料制造公司的說法,玄武巖纖維是由熔化和拉制的玄武巖巖石形成的,玄武巖巖石幾乎覆蓋了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一。玄武巖爐被加熱到大約1,500攝氏度,巖石在被鉑/銠襯套拉伸形成纖維之前熔化。在離開爐子時,這些纖維用上漿處理,這使它們可以用于下游應用,并用于與樹脂體系結合。
玄武巖還具有獨特的功能:無線電透明度。對于非導電元件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用CBF制作的部件不會改變通過它傳播太多的射頻電磁波的幅度和相位。
Anisoprint可以使用其CBF和CCF材料制造的部件可用于需要輕質但高強度部件的區域,例如支架,配件,矯形器和印章。擁有Anisoprint Composer 3D打印機的客戶現在可以在其網站上購買初創公司的新型復合玄武巖纖維。
我們過去沒有寫過很多關于Anisoprint的文章,但創業公司的工作肯定不言而喻。 2018年,俄羅斯運動員潛水員Dmitry Pavlenko呼吁創業公司和莫斯科理工大學幫助他開發一種特殊的杠桿來控制他的背心上的雙向閥門,這種閥門可以排出空氣并為其提供空氣;使用這款3D打印桿,Pavlenko為深海潛水創造了新的eHandicap世界紀錄。本月早些時候,Anisoprint與Magigoo的制造商合作,使熱塑性塑料更易于使用,以實現更耐用的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