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海軍協會(USNI)新聞報道,羅恩.博索爾在華盛頓舉行的一次行業峰會上說:“如果愿意,我們將會用激光摧毀敵人的船只,并將這項技術推向前進。”
根據羅恩.博索爾的說法,在2021年的某個時候,美國海軍希望在“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上安裝一個高能激光和集成光學眩目裝置,并配備監控裝置。美國海軍已經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簽下一份價值1.5億美元的合同,后者將研發、制造并交付2套用在驅逐艦上的新型激光武器。

報道稱,這種新型激光武器系統被稱為“高能激光與綜合光學殺傷監視系統”,它集成了3種不同的能力。一種是高能激光器,海軍稱,它能產生60至150千瓦的穩定功率,足以令小型艦船或敵方無人機癱瘓或毀壞。另一種能力是利用相關光學系統收集有關艦艇周圍廣大區域的情報、監視和偵察信息,這些信息將與基于雷達的“宙斯盾”作戰系統共享,該系統對于攜帶激光武器的海軍驅逐艦來說是標配。第三種能力是使用功率更低的激光使無人機上的傳感器和攝像機“目眩”或被迷惑。這也是“水面海軍激光武器系統”計劃的第一階段,該計劃是美國海軍為加快這些技術的研發與部署而推動的第一個項目。
報道稱,近年來,美軍技術機構一直在對電力驅動的固體激光武器的模型進行測試,例如美軍在波斯灣測試的30千瓦海軍激光武器系統。

目前,美海軍正在研制的固態激光武器分為板條固態激光武器和光纖固態激光武器兩種。板條固態激光武器的工作介質是由合成結晶材料構成的片狀板條,而光纖固態激光武器則使用柔韌光纖材料介質。
2010年,美海軍先后對板條固態激光器的跟蹤分系統進行了海上測試和攻擊固定目標的海上試驗,并在次年成功完成了與小艇目標的交戰試驗。而后,該系統進入歷時4年的全功率工程與制造開發階段。
報道稱,美國海軍2014年對安裝在“龐塞”號兩棲船塢登陸艦上的一套激光武器進行了測試。“龐塞”號即將安裝的是光纖固態激光武器,它作為水面艦艇的近程防御系統使用,主要用于對抗光電傳感器、無人機和光電制導導彈等目標。該系統設計光束功率33千瓦,波長1.064微米,非常接近避免受大氣波干擾的1.045微米。
該系統的首臺樣機曾參加過一系列試驗,在海上環境模擬實戰試驗中,曾演示了對0.5海里外的剛性充氣艇的攻擊效果,還成功擊落了5架無人靶機。這是世界上首次從艦船搭載的固態激光器發射強激光束,標志著長期困擾激光武器的傳輸衰減問題已經得到了較好解決。
按照美海軍在“龐塞”號上裝備“激光武器系統”的計劃,該系統的功率將增至100千瓦,系統的技術成熟度將從目前的6級提升至7級,即從實驗室環境測試走向戰場環境測試。這種激光有足夠的光束能量來對抗小型艦船和無人機,但不足以執行反導任務。盡管如此,美國海軍還是非常重視激光武器,理由也非常現實——激光不受彈藥基數限制,有它執行反無人機和無人艇任務,就可以把更多的導彈節省下來,間接提高防空反導能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