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開發并測試了一種名為LWDC(LaserWireDirectCloseout)的新型增材制造技術。這種3D打印工藝可在更短的時間內、以更低的成本制造火箭發動機噴嘴。
火箭發動機噴嘴是在極端的溫度和燃燒壓力的情況下運轉的,制造復雜且昂貴。而這次美國宇航局馬歇爾公司的一組工程師開發的新型噴管制造技術,將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和開發時間。
新型噴嘴
與大多數3D打印技術相比,該項工藝是一個全新的技術,它采用一種新方法來制造材料,NASA的這項新專利技術有望減少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的噴嘴制造時間。美國航空航天局使用的這種增材制造設備,可能是很多制造商想都不敢想的,但空間組織在3D打印方面的一舉一動仍然世界矚目。
據美國宇航局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透露,一種全新的增材制造工藝正在萌芽,被稱為“LWDC”,可用于制造3D打印火箭發動機噴嘴,與其他金屬增材制造技術相比,它的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從外表看,噴嘴看起來很簡單,但它們其實非常復雜。新的技術采用的制造工藝,能精確地關閉噴嘴的冷卻劑通道,并形成了一個支撐套,在發動機運行過程中產生結構載荷,這可以保護墻壁不受噴嘴的高溫影響。
精確地“關閉”打印噴嘴的冷卻液通道
NASA稱,這項技術的目的是開發一個強大的技術工藝,與傳統的制造工藝相比,能消除其中的幾個步驟。由于噴嘴的熱壁厚度僅為幾張紙的厚度,而且在操作過程中必須承受高溫和壓力,所以制造過程更加復雜。火箭發動機噴嘴類型采用主動冷卻或“再生式”冷卻工藝,在噴嘴內裝有許多通道,推進劑通過這種噴嘴布置,能夠適當地對機器表面進行冷卻。但是,這些通道必須密封,來容納高壓冷卻液。
這樣就會形成一個支撐“保護層”,在發動機運行期間對結構負載作出反應。這項3D打印技術已經被美國佛羅里達州的KeystoneSynergistic使用,該公司使用LWDC來制造和測試噴嘴。該3D打印的火箭發動機噴嘴已在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進行了熱測試,測試時間超過1,040秒。
現在,這項技術在整個行業的商業應用中得到了認可。這些項目發明背后所映射的,是馬歇爾公司正在刺激小型企業,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美國在空間技術和探索方面的投資回報的現象。通過新技術的開發,使私人空間公司可以將其作為供應鏈的一部分。并將這種新技術注入整個行業,以改善先進制造業。
轉載請注明出處。